对于每一种艺术,作者都有相对更为关注和喜欢的艺术家,这和作者自己的爱好有关,就像京剧的票友,一定是喜欢某一种唱腔,并不以某某大牌为正宗的代表。因此,作者的喜欢不以美术史的评价为标准,更和艺术市场的拍卖无关。阅读他们给予作者精神的乐趣,并且不断启发作者的灵智,让作者觉得人聪明并且智慧并且艺术着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聪明往往取决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基因,艺术则需要更多的天分,智慧却往往取决于后天勤奋的学习,“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艺术感发于童心,搞艺术的人大都充满了纯真的情感,而这些作者都有一点点,但是还没有足够到一个自作者满足的地步,所以才喜欢阅读人家。这种阅读保持了一种随意不羁的特点,是艺术生活中的日常所见。或者是专程参观了一个画家个展;或者是在候机室阅读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或者是闲暇时在书架上翻到一本画册;或者是在电视上偶然看了一部纪录片;甚至是在人海中、在孤寂中偶得一个有关绘画的意象联想,皆是自然的氤氲,然后转化成一篇心情文字。转化是必要的,因为阅读的感想稍纵易逝,忘却则可能是永远的。 “绝不为写作而写作”是作者写作的原则。这码文写字被作者看做是一种生活的习惯,点点心得是画家和艺术衍生的产物,和他们有关,却是自己的东西,作者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关系。一根针掉下来,在一个灵敏的耳朵里听到的却是惊天动地的声音;湖上的人回望,看自己的家在图画中;岸边的人抬头,看楼上倚窗观风景的人。这样的听和观看,都可以视作物作者关系的两望,任何一种完整的绘画形式,人们在观看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带有一种审视整体文化的经历与眼光,体验与发现始终存在于这样一种整体的空间关系中。即使有错位,也是有意识的体会,让自然的心性永远保持一种不断升华的馨香。让艺术来不断地滋养自己,该是一种多么惬意的感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