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中国运河开发史

中国运河开发史

中国运河开发史

定 价:¥128.00

作 者: 陈桥驿 编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丛编项:
标 签: 各地方河流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1063189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 页数: 578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运河开发史》是由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领衔主编,邹逸麟、王守春、朱士光等著名学者分别担任相关部分的编撰。《中国运河开发史》详尽论述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主要运河的起源、发展、演变、现状和历史作用,全书分八篇,分别论述了黄河以北运河、山东运河、里运河、关中豫东与皖北皖中、江南运河、杭州段运河、浙东运河、灵渠等各段运河,是目前关于运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运河开发史》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概论
一、引言
二、运河,“大运河”,CANAL,“GRAND CANAL”
三、中国早期的运河开发——从新石器时代到先秦
四、“开发”略论
五、中国运河开发简评
六、沿运参观有感

第一篇 黄河北侧运河的开凿与水运系统的形成
第一章 黄河北侧运河开凿前平原的河流与环境
第一节 平虏渠、泉州渠开凿前从太行山和燕山山地流出的诸河流
第二节 平虏渠开凿前黄河河道的变迁
第三节 湖泊沼泽

第二章 枋头的兴建与白沟、平虏渠、泉州渠的开凿以及黄河北侧水运网络的形成
第一节 枋头的兴建与白沟的开通
第二节 平虏渠、泉州渠的开凿及其位置
第三节 水运网络系统的完善
第四节 晋代与北朝时期黄河北侧运河的通航
第五节 北方运河沿线城镇的发展
第六节 白沟、平虏渠、泉州渠的开凿与海河、潮白河一蓟运河水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永济渠
第一节 永济渠的开凿与通航
第二节 永济渠的位置
第三节 唐代永济渠与相关运河

第四章 永济渠的延续——宋、金、元时的御河和明清的卫运河
第一节 宋、金、元御河
第二节 明清卫运河

第五章 永济渠及相关历史文化遗迹
第一节 辉县百泉湖
第二节 卫辉市、滑县与浚县的古运河遗迹和相关古建筑
第三节 大名永济渠遗迹与被冲淹的大名古城遗迹
第四节 临清与德州的古运河及相关历史文化遗迹
第五节 泊头与沧州的古运河以及相关古建筑
第六节 天津市的古运河与相关古建筑

第二篇 山东运河开发史研究
引言

第一章 山东运河开凿前运河沿线的地理背景
第一节 河漯平原区
第二节 汶泗水系区
第三节 北魏至宋代本区水系的变化

第二章 元代济州河和会通河的开凿及其在通运上的问题
第一节 济州河和会通河的开凿
第二节 元一代漕运仍以海运为主
第三节 济州河、会通河在通航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明清两代会通河的改造与沿运设施
第一节 水源的改造
第二节 运河河道的改迁
第三节 沿运坝闸的设置
第四节 沿运水柜的设置

第四章 山东运河治理、管理与通运
第一节 运河的治理
第二节 运河的管理
第三节 运河的通运

第五章 山东运河沿线聚落、城市的发展和环境变迁
第一节 运河沿线聚落、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运河沿线的环境变迁
第三节 水资源枯竭和农业的衰败

第六章 山东运河的淤废与沿运经济的衰落
第一节 运河的淤废
第二节 沿运经济的衰落
尾声今日运河
附录:胶莱运河的历史研究

第三篇 里运河的历史变迁
引言
第一章 六朝及其以前的邗沟
第二章 隋唐时期的邗沟和山阳渎
第三章 宋代淮南运河
第四章 明清淮南运河

第四篇 关中豫东与皖北皖中运河史
第一章 鸿沟水系的开凿及其通塞变化
第一节 鸿沟水系、鸿沟水道、鸿沟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河、济、淮、泗诸河之流经态势
第三节 鸿沟水系的始建与建成年代
第四节 鸿沟的开凿与鸿沟水道的建成
第五节 鸿沟水系的构成
第六节 鸿沟水系建成后之功效
第七节 两汉至北魏期间对鸿沟水系的疏浚治理
第八节 几点结论

第二章 西汉关中漕渠的开凿
第一节 西汉建国之初统治集团对水运的倚重”
第二节 西汉前期关中地区发展农田水利与漕运的诸多努力及其成效
第三节 西汉前期国势发展与渭河下游河道水沙运行状况之变化对渭
河漕运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第四节 关中漕渠的兴修及其功效”
第五节 关中漕渠之渠首、经行路线与入黄河处
第六节 西汉关中漕渠的历史功绩及对后世之作用

第三章 关于巢肥运河之研讨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东方通沟于江、淮之间的鸿(大)沟——巢肥运河
第三节 对巢肥运河存疑与持否定态度学者的主要论点
第四节 1986年马骐等学者的实地考察及其结论
第五节 研讨结论

第四章 隋唐关中漕渠之修建浚治
第一节 “隋唐关中漕渠”释名
第二节 隋唐关中航运之紧迫与艰困
第三节 隋唐漕渠之兴建与渠线经行
第四节 隋唐关中漕渠之延伸与配套设施
第五节 隋唐关中漕渠之功用与最终淤废

第五章 隋通济渠与唐宋汴渠的兴修及其演变
第一节 隋通济渠开凿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动因
第二节 隋通济渠的兴修及其经行路线
第三节 唐汴渠的维护浚治
第四节 北宋汴渠的维修疏浚
第五节 北宋后汴渠水系的淤毁及贾鲁河之兴废
第六节 隋通济渠与唐宋汴渠之功过评说

第五篇 江南运河的形成及其演变

第一章 原始太湖水系
第一节 “三江五湖”中的三江
第二节 “三江五湖”中的五湖

第二章 吴越南北渠道——原始河渠的利用
第一节 吴越南北渠道
第二节 百尺渎

第三章 秦代——江南运河的开凿
第一节 秦代江南运河开凿的背景
第二节 丹徒(曲阿)水道的开凿
第三节 陵水道(钱唐至嘉兴)的挖掘

第四章 东吴至南朝——凿破岗渎
第一节 破岗渎的开凿
第二节 整治及其变迁

第五章 隋代——江南运河的大规模开凿
第一节 隋代大运河开凿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
第二节 江南运河的大规模开凿

第六章 唐代江南运河的整治及其影响
第一节 江南运河的整治
第二节 对江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影响

第七章 两宋以后江南运河的演变

第八章 运河杭州段功能的变迁及其对杭州发展的作用
第一节 运河杭州段水道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运河杭州段功能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运河杭州段对杭州城市发展的作用
结语
附录一:锡澄运河
附录二:银林河

第六篇 大运河杭州段开发史研究

第一章 区域背景
第一节 区域自然背景
第二节 大运河杭州段历史人文背景

第二章 春秋至隋时期——江南运河肇始时期的修浚
第一节 江南运河的开凿
第二节 隋代重修江南河

第三章 唐至北宋时期——城内运河渐次形成阶段
第一节 唐代对杭州运河的开发和治理
第二节 吴越对杭州运河的治理与开发
第三节 北宋时期杭州运河的修浚
第四节 运河与杭州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 南宋至元末——城内运河繁忙阶段
第一节 南宋临安运河的治理
第二节 元代的杭州运河
第三节 运河区域工商业的发展

第五章 明清至民国时期大运河杭州段开发
第一节 明朝杭州运河的治理
第二节 清朝杭州运河的治理
第三节 明清时期城内外运河对杭州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民国杭州运河的衰落

第六章 建国以后——大运河杭州段的综合整治及保护开发
第一节 建国后运河各项整治工程
第二节 打造以运河为中心的世界级旅游产品

第七篇 浙东运河史研究
第一章 春秋越国山阴故水道
第一节 史前宁绍平原历史地理变迁
第二节 古越文化遗址中的水运及其工具
第三节 越部族由山丘向平原的发展
第四节 山阴故水道的开凿
第五节 山阴故水道的功能和地位

第二章 秦汉航运及鉴湖航线的形成和影响
第一节 秦始皇巡越及秦至西汉航运
第二节 鉴湖对浙东航运作用与影响

第三章 六朝时期
第一节 西兴运河
第二节 会稽郡城运河
第三节 鉴湖运河航道
第四节 六朝运河建筑物

第四章 唐宋时期
第一节 唐宋浙东运河
第二节 唐宋运河建筑物
第三节 航运与疏浚
第四节 运河名人行踪

第五章 明清时期
第一节 水环境演变
第二节 堰闸塘之兴废
第三节 明清运河水道

附录一:三山万户巷盘曲千桥百街水纵横——绍兴水城
越人长家山水国
百桥千街水似罗
淤滞成病疏通则健
举社会之力治古越河道

附录二:传承古越文脉展示水乡风情——浙东古运河绍兴“运河园”
一、正本清源自然和谐
二、文脉相连古为今用
三、一脉相承同中求异
四、几点认识

附录三:城河人胜处更在鹿湖园——绍兴龙横江
一段神秘历史
一座精深园林
一条千古名河

第八篇 灵渠
第一章 灵渠的地貌地质基础
第二章 灵渠的历史开发与功能现状
第一节 灵渠的创建与历史演变
第二节 历史功能的演变
第三节 灵渠工程组成功能分析
第四节 灵渠在区域发展中的价值研究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