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触及了网络政治学中的一个重大话题——网络空间中的私域与公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主要探讨,经由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私两分如何在社会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消长和易位。 作者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把共有媒体作为一种多层面现象加以研究,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共有媒体可能和已经对政治及新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媒体中,个人如何进行自主的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作为公众之声,共有媒体的力量和弱点何在?能否形成充满活力的公共话语?共有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界限,具备社区性、互动性和匿名性等不同面相,对这些面相该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框定?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经由数字网络而塑造的新的传播空间里,谁治理,以什么条件,谁受益?共有媒体中表达和讨论的特点,一方面促进了个人的自我表现,从而让个人得以尽可能充分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内在生活,另一方面又把对私人生活的侵入变成日常现象,使自我实现成为一种赝品,更像是从俗从众,而非真正的个人主义;一方面鼓励了公共生活的多元化,促成了各种议题与公众的组合,另一方面各种异议又很难导致共识,网络讨论存在责任缺失、“回声室效应”以及“丛林法则”盛行等沟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