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本序
前言
第一章 心学的产生
一、宋明理学的发端
二、程颢与程颐之分野
三、陆九渊之承接
第二章 陆九渊的家世、心学和著作
一、家世
二、走向心学之路
(一)科举求仕和心学的选择
(二)从政和心学本体论的建构
三、著作
第三章 社会政治思想
一、“民本”与“君权”
(一)“民本”说
(二)“君权”说
二、吏与官
(一)吏说
(二)官说
三、弊端与变法
(一)弊端
(二)变法
四、科举与人才
(一)科举
(二)人才
第四章 哲学的逻辑结构
一、从“心”经“物”到“心”的逻辑结构
二、“心”、“理”和“道”
(一)“心”论
(二)“理”论
(三)“道”论
三、“心”与“理”,“心”与“道”
(一)“心”与“理”
(二)“心”与“道”
四、“心”与“物”
(一)由“心”至“物”
(二)由“物”至“心”
五、理论思维的启迪
第五章 一二、动静学说
一、“一”与“二”
(一)何谓“一”与“二”
(二)“一”与“二”的关系
二、“动”与“静”
(一)“动静”是一种必然
(二)“动静”的相联互渗
(三)“心”与“动静”之连接
三、“变化”与“日新”
(一)“变化”
(二)“日新”
四、“三极”论
第六章 格致、知行学说
一、认知对象和方法
(一)认知对象
(二)认知方法
二、“格物”与“致知”
(一)“格物”论
(二)“致知”论
三、“知”与“行”
(一)何谓“知”、“行”
(二)“知先行后”说
四、“存养”与“剥落”
第七章 陆九渊与朱熹思想异同之辨
一、朱陆论争的由来和发展
(一)“道统”正宗之争
(二)思想来源之辨
二、鹅湖“为学之方”的论争
(一)鹅湖之会
(二)“易简”与“支离”
(三)“尊德性”与“道问学”
三、“无极”与“太极”、“道”与“器”之辨
(一)“无极”与“太极”
(二)“道”与“器”
(三)“极”的字义之争
四、朱陆之禅学辨
第八章 性和人的学说
一、何谓“性”
(一)对以往诸家“性”论的评论
(二)“性”的规定
二、“善恶”论
(一)人性“善恶”论的演变
(二)“心善”论
(三)“资禀”与“渐习”
(四)“善”与“恶”的关系
三、“人为贵”论
(一)贵者“自有”、“自知”
(二)“为人自当尽人道”
(三)“天”“人”同“道”
第九章 “义利”、“理欲”、“仁诚”的学说
一、“义”与“利”
(一)以往诸家的“义利之辨”
(二)“辨志”
(三)“义”与“利”之辨
……
第十章 “直立”、“道势”和“三代”理想论
第十一章 “明理”、“知道”的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 陆九渊哲学精神和影响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