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上篇 概论
一、中国古代的“修身”概念
(一)修身的缘起
(二)修身的目标
(三)中国古代修身思想的几个重要特点
二、中国古代传统的修身方法及修身实践的历史演变
(一)修身要约束的对象:小我
(二)修身要树立的对象:大我
(三)修身的几种路径
(四)中国古代修身实践的历史演变
三、由“内圣”而“外王”——修身与学习、交友及治世的关系
(一)修身与学习
(二)修身与处世交友
(三)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修身”的当代意义及作用
(一)中国古代修身传统的得与失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修身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提倡“修身”与新时期加强全社会道德建设
(四)当代社会环境中不同人群的修身应“一本多元”
中篇 故事
周公诫子
不慕荣华富贵的郁离子
清正廉洁的子罕
孔子修身不怠
孔子观“欹器”
颜回安贫乐道
子夏慎独
曾参不受国君恩赐
杨朱受教改过
自得其乐的隐士荣启期
蘧伯玉守礼
老莱子隐居
介子推有功不居
晏子的车夫
魏文侯善居人下
季札不做国君
段干木修身养德
王充博览群书
周党修身养志
阴兴外举不避仇
姚期不为子孙求封赏
马皇后深明大义
诸葛亮公而忘私
蒋琬大度容下
孔融让梨
王烈德高望重
陶渊明无心仕途
陈抟高卧
石勒重视读书人
志向高远的苏绰
富弼待人以礼
陆贽清慎自守
韦澳不媚权贵
傅昭淡泊明志
二程好学不倦
吕蒙正雅量过人
状元王曾还乡不张扬
忠良纯厚的“圣相”李沆
王旦大度容人
数豆修身
苏洵大器晚成
苏轼知行合一
朱熹拜师
蔡元定尊师好学
陆游筑“书巢”
周处改过自新
杨庭显不懈自省
梨无主,心有主
明成祖克己勤政
王溥重操守
杜越正心克己
“安乐先生”张履祥
叶存仁“畏己知”
下篇 名言
一、先秦名言
二、两汉魏晋名言
三、唐宋名言
四、明清名言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