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马克思经济学、后马克思经济学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3.中国经济改革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本书的结构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机制
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概述
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机制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基础
2.1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
2.2 中国的非资本主义道路
2.3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
3.1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初步尝试
3.2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研究
3.3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思想
3.4 毛泽东等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探索
3.5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
4.1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地位、方向和道路
4.2 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4.3 关于生产关系方面的思想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第二个成果
5.1 邓小平经济理论
5.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济建设理论
5.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观点的中国化
6.1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6.2 关于社会主义分配
6.3 关于计划与市场
6.4 体制和素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中国化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形成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定位
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
附录 关于社会主义人本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人本哲学
2.个人利益问题
3.社会主义人本经济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