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珠江口水流泥沙运动模拟研究

珠江口水流泥沙运动模拟研究

珠江口水流泥沙运动模拟研究

定 价:¥46.00

作 者: 杨明远 等著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2771546 出版时间: 2008-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字数:  

内容简介

  《珠江口水流泥沙运动模拟研究》在对历史及最新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水沙数学模型的数值计算成果,从特征潮(水)位、流量及分流比、潮量及分配比、输沙量及分沙比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洪、枯季和(20、50、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条件下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口门区的水流悬沙运动规律;同时从余流、潮动能、潮能通量、水沙通量及其变化特征等出发,较全面地研究了洪、枯季和(20、50、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条件下珠江口及口外海域的水动力要素和悬沙时空分布特征及输运规律。为了直观反映珠江三角洲水流泥沙运动的基本特征,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研究。

作者简介

  杨明远,男,1966年生,高级工程师,港口与航道(本科)、工业与民用建筑(硕士)专业,河海大学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博士,广东省航道局总工程师。曾从事“我国港口发展与动态”(85科技规划)专题研究、桩基承台的理论与试验研究、珠江三角洲主要航道水流泥沙动力研究等。主持了广东省交通厅“十五”科技项目“珠江三角洲主要航道潮汐动力的变化及其对航道的影响研究”、“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口门区水流泥沙联网数学模型研究”、交通部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广东省西江下游航道航标遥测遥控”研究示范项目等,参加了广东省交通厅“十五”科技项目“广东省主要航道洪水位变化趋势研究”、“珠江磨刀门口区域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及整治技术研究”及“数码航标智能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严以新,男,1949年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同年留校任教。1981年获硕士学位。1981年9月至1987年8月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海岸及海洋工程系学习,获博士学位。原河海大学副校长,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高等学校水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先后获“水利部优秀教师”、“江苏省高校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为水利部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9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孔俊,男,1978年12月出生,博士,现为河海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河口及海岸水动力、泥沙及环境方面的数值模拟研究。主持和参加了渤海湾大连新港码头潮流数值研究、长江口南汇嘴控制工程影响研究、福建省主要海湾(三沙湾)数模研究、广东省珠江网河区及口门外水沙数学模型研究、浙江温州市围海工程水沙环境综合分析等课题,编写科研报告20余篇。目前负责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一项,参编规范和专著各一部,已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3篇被SCI、EI检索收录。宋志尧,男,1964年8月出生,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和物理海洋学兼职博士生导师。2002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91年获河海大学海岸工程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港口航道及近海工程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被评为江苏省第三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10月至1996年12月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地理系进行学术访问,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应邀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环境系进行学术访问及博士后研究。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和意义
1.2 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 基础资料
1.4 研究现状及进展
1.5 模拟计算执行标准
第2章 自然条件
2.1 自然地理
2.2 洪水
2.3 径流
2.4 潮汐与潮流
2.5 盐度
2.6 波浪
2.7 泥沙
第3章 水沙特征及冲淤演变分析
3.1 水位
3.2 流量
3.3 输沙量
3.4 水位、流量和输沙率
3.5 设计流量与水位
3.6 中淤变化
3.7 人类活动
第4章 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4.1 水流控制方程
4.2 定解条件
4.3 求解方法
4.4 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
4.5 悬沙输运方程
4.6 数值模式
4.7 主要参数
第5章 珠江口外海潮波运动
5.1 网格生成技术
5.2 曲线坐标系下二维水流方程
5.3 数值求解方法
5.4 计算参数和初边值条件
5.5 率定和验证
5.6 结果分析
第6章 珠江三角洲及口外水沙模拟
6.1 研究范围
6.2 基本参数
6.3 率定和验证
6.4 计算方案
6.5 结果初步分析
第7章 珠江三角洲水沙输运特征
7.1 水位
7.2 流量与分流比
7.3 输沙量与分沙比
7.4 口门潮量与输沙量
7.5 基本结论
第8章 珠江三角洲口外水沙运动特征
8.1 余流与泥沙输运
8.2 能量场
8.3 水沙通量
8.4 基本结论
第9章 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9.1 Matlab语言简介
9.2 动态演示方式
9.3 可视化成果
9.4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10.1 基本结论
10.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近海潮波运动模型
附录2 模型率定和验证图
附录3 洪枯季流场和含沙量场图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