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

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

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

定 价:¥38.00

作 者: 张春树,骆雪伦 著;王湘云 译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丛编项: 李渔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及其现代性
标 签: 文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2549139 出版时间: 2008-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30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材料方面,则仅是稍有增改,并无大变动,因为这本书的总体结构,所用分析概念与方法,广引明清当代通俗史料等等各端,都是当时的“新史学”研究开路先进的,所以这些年来未见这方面的重要著作问世。就从这本书之总结论来说,近年也未见有新义之著作发表。当然,在本书所论及的某些个别科目与问题来说,如明末之物质文化、明清时代之文士与思想家、个别科学家、明清之际的政治与动乱等等,中外文中都有些新作,但与本书无直接关涉。其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像我们这种研究,必须先要贯通人文与社会科学之各主要科目才能人手,但这种多元吃力的工夫似已无人愿意坐熬了。这本书原著之完成得益于多国多地之图书馆特藏珍本善本,各方各门学者之指教与批评,许多大学与研究机构之多种奖助金。

作者简介

  张春树,生于山东梨园张庄。幼读旧式私塾长大,后入台湾大学历史系、考古人类学系,毕业后人“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工作。20世纪50年代去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学位完成后执教于密西根大学历史系至今。其问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任历史系主任。治学专长于政治史、军事史、社会经济史、文学与思想史、边疆史、民族史、法律史、考古与人类学、科技史。主要学术专著有Nation,State,and Imperialism in Early China,ca.160017.C—A.D.8(2007);Frontier,Immigration.and Empire in Han China.130B.C—A.D.157(2007、t Rede—fining History(与骆雪伦合著,1998);South China in theTwelfth Century(1981);War and Peace with the Hsiungnu in Early Han China(1980);The Han Colonis and Their Settlements on the Chu—yen Frontier(1966),《汉代边疆史论集》(1975);《国电、国学与国家——浅释民初清华国学研究院四位史家之思想与史学》(2006)等十余部。

图书目录

中文版序言
导言
绪论 李渔其人及其世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一、历史形象与文学评价
二、社会价值与文学批评
三、道德、人品、文学
四、李渔其人、其事与其社会

第一章 政治社会的变革以及个人的反应:过渡时代中李渔的生平事迹
一、攀登成功的阶梯与挫折:明朝时代的李渔
二、破灭与醒悟:明清朝代兴替与个人世界
三、清朝统治下的秀才遗民与职业作家:明朝士人
四、李渔在南京:集学者、作者、出版商、企业家于一身
五、“落叶归根”:新朝、异族、故人与旧地

第二章 明清时期的危机与蜕变:朝代兴替与经济革命中的新社会与新思潮
一、士人与政权:“士民”阶层与朝代的更替
二、兰溪和金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特征及地区的文化一思想传统
三、晚明社会文化的转变:作家及其社会环境
四、自由创新及个人主义:李渔的文学思想的主脉

第三章 戏台与阁台之间:李渔剧作中所反映的国家和社会
一、朝代转换,历史戏与爱国主义
二、深思王朝的衰落和灭亡
三、社会风俗与经济境况
四、戏剧作家与忠节问题的探讨

第四章 小道与大道之间:李渔小说中所反映的个人和社会
一、李渔的小说:真实性与内容
二、《无声戏》的世界:社会形象与个人精神
三、《十二楼》:爱情、人性与社会
四、新社会、新经济与新文学:白话小说的价值与功能

第五章 明清过渡时期知识分子的危机和思想革命:从历史角度看李渔的世界
一、崩溃中的帝国
二、晚明社会的都市化、男风及民间宗教
三、李渔思想中的理性批判和实证观念
四、晚明时期新的思想发展和“科技革命”
五、李渔及其时代

结语 李渔的世界的现代性:政治变迁与社会文化蜕变之中的个人
一、个人与朝代转换
二、思想秩序与政治秩序
三、“现代性”时代的挑战
征引书目
中文日文书目
西文征引书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