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行政管理国家的艺术

国家的艺术

国家的艺术

定 价:¥27.00

作 者: (英)胡德 著,彭勃,邵春霞 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东方编译所译丛
标 签: 政治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08082489 出版时间: 200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字数:  

内容简介

  为什么公共管理这门国家的艺术总是走入误区而导致挫折和惨败,以致不能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来实施控制或管制?为什么我们有不同的秘方来改进公共服务?现代性的威力是否将产生全球统一的政府组织模式?这一重要研究将致力于解答以上公共管理争论中的核心问题。通过结合当代和历史的经验,本书将以团体文化理论作为结构框架和探索方法,运用不同地区和年代的例证,对当前关于如何组织公共服务的不同理念予以定位。现在,一个广为人们认同的观点是,现代化将带来新的全球一致性。与此相反,本书认为,差异性不可能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完全消失。 本书作者以团体文化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历史分析,从文化修辞的角度来考察公共管理。作者认为,作为一种对可能的组织形式做创造性思考的分析方式,在探讨围绕公共部门与政府的“做什么”观念的多样性问题上,文化理论分析能够为国家的艺术提供许多有益的东西。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胡德,英国著名学者,是英国乃至整个英语世界公共管理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政府系公共管理专业任教授一职多年。2001年元月,被选为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的高级学者,并获格莱斯通教授职位,在牛津大学国际关系与政治学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部门的管制、当代各国公共管理与政府管制的变迁、政府管制的制度分析以及政府管制的改进与透明度问题。除本书外,近几年的代表作还包括:《电讯管制:文化、混乱与管制过程的内部相互依赖》(1999年)、《政府内管制》(1999年)、《危机管理》(2001年)等。译者简介彭勃,1969年生,湖南长沙人,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进行访问和教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改革与公共政策、地方治理和城市发展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其他政府咨询项目。邵春霞,1970年生,河南沈丘人,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公民社会、大众传媒与政治等。主持课题包括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青年课题、规划课题等。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导 论
第一章 公共管理:七个前提
公共管理:三个传统假设
本书论点
网格一团体文化理论和公共管理
将文化理论引入分析公共管理
文化与历史视角的结合
从文化和历史的视角看现代性与趋同
文化理论框架的可延展性和向心性
本书计划
第二章 公共管理中的灾难、阴谋和混乱
回应公共管理中的灾难
失败与瓦解的四种类型
从公共机构获得私人利益
过分信赖权威和专家所导致的惨败
尚存的冲突和两败俱伤的争斗
冷漠与惯性:缺乏规划、创制和远见
估量公共管理的失败
第三章 公共管理中的控制与管制
“老板主义”:作为控制方式的监督和考评
“抉择主义”:作为控制手段的竞争
“团体主义”:相互控制
“机会主义”:作为控制手段的人为随机性
变迁:混合、变量与替代方案
第二部分 古典与重现的公共管理观念
第四章 等级主义的公共管理
等级主义者的观点
父权主义:儒家公共管理思想
欧洲的国家建设者:官房学派和“政策科学”
进步主义和费边主义:“新重组的公务员”
结论
第五章 个人主义的公共管理
个人主义者的公共管理思想
个人主义方法:新的与旧的
反复出现的个人主义公共管理思想
结论
第六章 平等主义的公共管理
平等主义的主要思想
管理主义对平等主义的批评
平等主义的不同形式
结论
第七章 宿命论的公共管理
超越市场、等级制与团结:公共管理的宿命论世界?
“古希腊合唱队”:公共管理中的宿命论
作为公共管理处方的宿命论:作为组织生活方式的博彩行为
结论
第三部分 公共管理中的修辞、现代性与科学
第八章 公共管理、修辞和文化
公共管理的观念是累积性发展的吗?
公共管理的修辞维度
公共管理中的修辞和文化
比所知罪恶要好?公共管理中的变迁与应对
结论
第九章 当代公共管理:一个新的全球范式?
现代的、全球的、不可避免的?对公共管理新范式的要求
作为深层变迁的公共管理现代化
作为不可逆变迁的公共管理现代化
作为趋同性变迁的公共管理现代化
作为善的变迁的公共管理现代化
现代化,还是“致命药剂”?
结论
第十章 评价:国家艺术的现状
公共管理与文化理论:只是又一种肤浅的时尚?
“幼儿玩具”批评:对复杂分析而言过于简单?
“软科学”批评:有限且模糊的理论?
“错误工具”批评:文化理论适于“做什么”的管理问题吗?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