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林焕平文集(五、六、七、八、九)

林焕平文集(五、六、七、八、九)

林焕平文集(五、六、七、八、九)

定 价:¥130.00

作 者: 本社 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社会科学总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3330676 出版时间: 2009-03-01 包装: 精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674 字数:  

内容简介

  林焕平,我国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1911年9月25日生于广东台山市,早于1930年6月他即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9月赴日留学,奉命恢复左联东京支盟,任书记,同时兼任《东流》杂志主编、《质文》编委。就读于东京铁道专科学校。1937年5月被驱逐回国。解放前,历任广东国民大学香港分校、广西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教授、副教授,香港南方学院院长,上海及香港《文汇报》社论委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理事,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理事。解放后,他从香港回到广州,不去南开大学,听党的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支援广西,任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广西文联、广西作协副主席,桂林市文联主席。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咨询委员,广西文联、广西作协名誉主席,并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中国茅盾研究学会等团体顾问。名字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剑桥大学出版的《世界名人录》、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传》等辞书。199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授予20世纪成就奖。林焕平先生著述丰富,近千万字。编成《林焕平译文集》5卷,1998年7月南方出版社出版;《林焕平编选著作集》5卷,2000年3月南方出版社出版;《林焕平文集》10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林焕平,(1911年月~2000年12月),中共党员,出身于广东台山县贫苦农民家庭,得同村华侨叔伯资助,1930年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中文系,同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赴日本留学,攻读于东京铁道学校,留学期问受命恢复“左联”东京支盟,并任支盟书记。1937年被日本政府以“反日分子”的罪名驱逐回国,相继在广州、香港、桂林、重庆、上海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文化、教育活动。历任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广东国民大学香港分校教授、香港民族革命通讯社社长等职。日本投降后,任香港《文汇报》社论委员、南方学院院长、中国文协香港分会理事、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理事等。1951年回内地,任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广西师大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广西师大出版社名誉社长,东方文化艺术研修院名誉院长,湖南女子大学名誉校长等。历任广西社联、广西文联顾问,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名誉主席,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广西分会副理事长,广西中国文学学会会长,桂林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桂林分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社团职务。由于林焕平近70年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成绩卓著,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和《世界名人传记辞典》,美国传记研究所出版的《世界5000名人传》、《世界著名人物指南》等均收入了他的名迹。

图书目录

俄苏文学概论
第一编 19世纪俄罗斯文学
 第一章 俄国解放运动第一时期的文学(贵族革命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普希金
   一、普希金的生平
   二、普希金的思想和创作态度
   三、普希金的创作
   四、简单的总结
  第三节 莱蒙托夫
   一、莱蒙托夫的生平
   二、莱蒙托夫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点
   三、总结
  第四节 果戈理
   一、果戈理的生平
   二、果戈理的时代和他的创作的艺术特点
   三、果戈理的创作
   四、简单的总结
  第五节 别林斯基
  第六节 这个时期的简单总结
 第二章 俄国解放运动第二时期的文学(民主革命时期)
  第一节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学概论
   一、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
   二、这个时期的文学
  第二节 屠格涅夫
   一 、屠格涅夫的生平
   二、屠格涅夫的创作
  第三节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生活和美
   二、批判的现实主义和思想性
   三、人民性和爱国主义
  第四节 尼克拉索夫
   一、尼克拉索夫的生平
   二、尼克拉索夫的思想性格
   三、从《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看尼克拉索夫的思想和艺术
  第五节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
   一、生平
   二、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的思想和艺术
   三、总结
 ……
第三章 俄国解放运动第三时期的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时期)
第四章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总结——俄国古典文学的卓越性
第二编 苏联文学
第五章 绪论:苏联文学的本质和特征
第六章 高尔基论
第七章 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文学
第八章 马雅可夫斯基
第九章 战前五年计划时期的文学
第十章 卫国战争时期的文学
改革开放与文艺发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