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吴晗,现在更多人回忆起的是《海瑞罢官》,围绕这个剧本发生的评论最终引燃一场十年的野火。但从专业角度说,更具代表性的显然不是《海瑞罢官》,而是《朱元璋传》。对于吴晗来说,他的《朱元璋传》既有自己的不满在前,又有领袖的指点在后,跨度长达二十余年,先后四易其稿。吴晗《朱元璋传》的四个版本诞生于中国现代史上的三个重要阶段:第一版写于抗战局势仍然恶劣的1943年,第二版写于内战的连天烽火中(1949年),后两版则写于意识形态钳制越来越紧密的年代(1954年、1965年)。后两版之间差别不大”,“《朱元璋传》不断修改始终围绕着几个关键点,就是对朱元璋的评价、对农民起义的评价以及对元末明初政权更迭、社会变迁的定性分析”,“《朱元璋传》版本变迁的历程,也是对这种悲剧性的一个侧面展示。”(李贤哲)在目前存世的几个版本中,1949年版(即本版)相对真实地表达了吴晗本人的观点,较少政治介入,有其独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