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这是中国新闻社报道历史上夺目的一章,实现了一个立足中国的国际性通讯社的奥运成长。直接反映为中国新闻社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1984年中新社首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报道以来,最大规模的奥运会报道。也是1961年报道中国首次举办单项世界锦标赛——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来,中新社组织的最大规模的体育报道。更是1952年中国新闻社成立以来,所组织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性报道。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了电讯通稿、新闻图片、网络新闻、视频新闻、周刊报道、专稿专电、专版特刊的全方位立体服务。2008北京奥运,在中国承诺奥运新闻开放下,中新社与世界顶级媒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适应现代新闻竞争环境,跻身世界优秀媒体之中,面向海外华侨华人,发出19己的声音,放出独特的光芒。中新社的奥运叙述,希望能够让海外读者感受到宏大的历史观照、宽阔的国际视野以及独特的人文视角,试图通过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与最大多数受众取得共鸣;这种成长既烙有时代的印痕,也刻下了中新社人不断进取、19强不息的足迹。经受了时间和奥运的检验,中新社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为走向新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奥运成长,反映了中新社各个团队的成长。参加北京奥运会报道的,有采编部门包括海内外分社、影视新闻二百多人的报道团队,总编室、海外中心八十多人的供版编辑团队,网络中心七十多人的奥运网络新闻编辑团队和《中国新闻周刊》七十多人的采编团队。这些团队充分发挥自身特性、优势,富于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精彩地呈现出了形式多样、海外受众易于接受的新闻产品。团队之间所体现出来的协作精神与配合能力,更是中国新闻社难能可贵的财富,是全方位、立体发展的国际性通讯社面向未来的核心组织基础。事实上,对于中新社的每一位报道组成员来说,这不只是一场赛事,一次国家盛事,也不只是客观报道和理性评述,更是一次全身心的激情投入和快速成长。他们为之欢呼,也为之落泪。他们踏进了历史,记录了历史。因此,这种奥运成长也最终化为记者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中新社的青年记者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形成了中新社在奥运报道中独特的报道风格。在这支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的报道团队中,青年记者以自己的成长为“鸟巢一代”的成长做出了最好的注脚。这一代人见证了中国申办奥运的成功时刻,筹办道路上的波折坎坷,以及北京奥运会最后的成功举办。他们全面记录和见证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在奥运中的成长。他们珍贵的经历和记忆,必将成为记者个体和整个中新社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