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辽南古镇大孤山。天是阴暗的,瑟瑟的秋风卷起海滩上枯黄的苇叶,飘落在空寂的街道上,堆积在住家院墙的角落里。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造成全国大面积的饥馑。为了不饿死,人们用各种方法,纷纷逃向那偏僻的北方农村,至少那里有野菜、树皮、土豆充饥。担任中学音乐教员的母亲,出身地主家庭,已感到岌岌可危。偏偏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小说,在纸上乱画乱涂的我,在这个人人自危的年月,竞鬼使神差般的在厕所的墙上,当做玩似的,胡乱写了一些当时右派的言论,造成了轰动一时的9岁孩童“反标案”。在反右斗争中,母亲因此被开除公职,取消工资,下放街道,监督改造。你能想象到一个教养有素,生活优裕,习惯了拉小提琴、弹钢琴、读五线谱的中学女教师,一下子陷入孤立无助,靠艰苦的体力劳动挣钱维持生活的情况吗?为了养活10岁的我和4岁的弟弟,失去工资的母亲什么活儿都干:冬季捆大苇。在海边苇塘上凛冽的寒风里,母亲和男工人一样,把割下来的苇子一颠一倒,堆成大堆,然后捆上绳子,用木棍绞紧,扛起来,沿着跳板,堆成大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