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古代史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定 价:¥45.00

作 者: 王记录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明清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076218 出版时间: 2009-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字数:  

内容简介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一书,以清代史馆研究为枢纽,对有清一代史馆修史的发展、成就及其与诸方面之联系,尤其是与一代政治风云相起伏、相影响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视野开阔,剖析深刻,将清代史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全书的学术创新价值,我想至少有三点是值得称道的。一是首次系统阐明了清代史馆的机制及运作方式,书中利用大量档案资料,对一些重要史馆的设立过程,史馆与内阁、翰林院的关系,史馆的管理制度、史料的征集途径等问题做出详细分析,总结了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二是深入考察了史馆中史官的活动与官僚体制的关系,并对史馆修史、幕府修史与私家修史三种不同修史形式的关系进行讨论,说明它们之间既存在矛盾又互相补益的事实。从一个角度展现了清代史学整体的、动态的发展。三是探讨了清代史馆与政治的互动。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通过具体的史料和事例,深刻揭示了史馆修史与清廷政治斗争、帝王文治、民族问题、边疆问题的关系,展示了专制政治下官方史学的政治化特征。

作者简介

  王记录,1964年生,河南范县人。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古籍所,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历史文献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河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和清代学术史的教学与研究,曾出版《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黄山书社2002年版)、《钱大听的史学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图书目录


绪论
 一、史馆释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范围及意义
 三、清代史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及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一章清代政治的演变与史馆的建置
 一、入关前的制度建设与官方修史的状况 
 二、顺康时期:清初文化政策的确立与史馆格局的基本形成
 三、雍乾时期:清廷政治导向与史馆制度的完善
 四、嘉庆至清亡:清代政局的变化与史馆修史的逐步衰落
第二章清代史馆的机制和运作(上)
一、清代史馆的类型及其关系
二、清代史馆与内阁、翰林院的关系
第三章清代史馆的机制和运作(下)
一、清代史馆的管理机制
二、清代史馆的史料征集
三、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
四、清代史馆修史的成就
第四章清代史馆与史官
一、史官的流动性
二、史官的学术争论、相互影响和思想冲突
三、史官在史馆之外的撰著活动
四、史官的学术修养、政治情怀和多重人格
第五章政治制约与史馆、幕府和私家修史
一、三类修史形式的研究对象和思想倾向
二、三类修史形式之间的联系
三、三类修史形式在清代史学演变中的消长
第六章清代史馆与清代社会政治的关系
一、史馆修史与清廷政治斗争
二、史馆修史与清代帝王文治
三、史馆修史与清代民族问题
四、史馆修史与清代边疆问题
第七章清代史馆与政治变动下的清代学术文化
一、史馆修史与清代汉学、宋学
二、史馆修史与清代西学
结语
附录:清代史馆所修史籍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