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深邃,气象氤氲,绵延悠久。中华文化是在中华的自然环境、经济结构、价值取向、心理素质、宗教观念、文字选择以及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孕育涵养、成长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之源。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几经兴衰变化的严峻考验,表现了极其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牢固地凝聚在一起,始终坚强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保持着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文化精神熠熠生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感情、意志、能力的结晶。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引导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进,是中国人极宝贵的精神纽带和思想资源。中华文化在今天更应当得到发扬光大,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本土走向世界。中华文化经由传承与创新,对未来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必将产生无可估量的深刻影响。 “中华”一词源远流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称谓,而且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内涵意义。据研究,“中华”一词最初是从“中国”与“华夏”两词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中”字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作意指在部落社会人们擅长弓箭打猎,又往往以习射或比箭法定水平高低,故这一象形字表示在旗帜上的节旄间挂上一供射击的圆物,射中者称“中”(音重,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