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中国高校政治学[含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政治)、行政管理学]恢复重建以来学术研究和思想理论的发展报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高校政治学得以恢复重建。近30年来,高校政治学学术发展的总体态势和基本特征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政治路线指引下不断成长壮大;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的展开和深化;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奉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学术创新,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政治发展进程中深化思想创新理论;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索研究,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积极成果促进学术成长;不断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和专业性,奠定加固学术基础;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平的学科。近30年来,中国高校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体现为:重心论域的转移发展;思想方法的调整转换;研究视角的切换转变;分析范式的嬗变更设;主导思维的归位置换;主题内容的演进变迁;研究视野的开拓扩展;研究方法的丰富发展;科学程度的增强提升;任务功能的变更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校政治学取得巨大成就:确立、坚持和发展了学科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建立了相对系统而又开放的学术研究体系;形成了广阔丰富的研究范围和领域;基础学术研究进展显著;思想理论和现实对策研究成果丰硕;研究方法逐步丰富;学术特色流派初见端倪;素质优良的学术队伍基本形成;对外学术影响逐步扩展。近30年来,中国高校政治学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把握学术发展的辩证关系,积累了学术发展的基本经验: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发展;立足中国国情,深化中国政治研究;强化创新意识,促进学术创新;培育学术特色和学派意识;坚持强化理论研究;贯彻精品意识,提升研究水平;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促进研究方法更新运用,实现研究方法科学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化基础学术研究;拓展国际视野,促进国际交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高校政治学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学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将逐渐形成;中国政治研究将深入发展;应用特色将进一步强化;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继续生成发展;研究方法继续丰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基础学术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学术队伍结构趋于合理,素质得到提高;对外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展,双向交流趋势逐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