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产业生态网络研究

产业生态网络研究

产业生态网络研究

定 价:¥48.00

作 者: 苏敬勤,刁晓纯 著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标 签: 经济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1146248 出版时间: 2009-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字数:  

内容简介

  《产业生态网络研究》是在全球资源与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针对企业在环境管理实践中日益形成和凸显的产业生态网络现象所开展研究工作的成果。《产业生态网络研究》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业生态网络的基础理论,基本模式、演化方式及现状机理、生态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产业生态网络的稳定性、实施效果和构建等研究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反映,比较系统化地解析了产业生态网络形。

作者简介

  苏敬勤,男,博士,1961年出生,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富布赖特基金高级研究学者,美国哈佛大学PCMPCL项目访问学者,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首届公共管理类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科技部重大和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其他省部及企业咨询等各类科研课题近百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O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1 0项。担任”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等十余种杂志主编和编委,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的评委。现任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副院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主任、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共享中心负责人。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产业生态网络相关理论的基础研究
2.1 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基础
2.1.1 产业生态网络的概念界定
2.1.2 产业生态网络的边界研究
2.2 产业生态网络的理论基石——协同学
2.2.1 协同学与产业生态网络研究的兼容性
2.2.2 产业生态网络的存在基础——质参量兼容原理
2.2.3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基础——序参量原理
2.2.4 产业生态网络的主体原理——能量生成原理
2.2.5 产业生态网络的构建基础——系统相变原理
2.2.6 基于协同学的产业生态网络理论图景
2.3 产业生态网络研究中量表开发的相关理论与过程
2.3.1 量表题项生成
2.3.2 量表设计
2.3.3 量表评价
2.3.4 量表开发与样本收集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及其适用性分析
3.1 主要概念内涵研究与界定
3.1.1 工业共生模式的内涵研究
3.1.2 生态工业园区类型
3.1.3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测量的研究评述
3.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2.1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研究
3.2.2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的适用性研究
3.2.3 研究模型构建
3.3 量表的建立与检验
3.3.1 初始题项的生成
3.3.2 量表的检验
3.4 数据分析与讨论
3.4.1 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网络模式分析
3.4.2 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网络模式适用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研究
4.1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方式分析
4.1.1 基于一体化的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方式
4.1.2 基于多元化的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方式
4.1.3 产业生态网络演化方式的理论图景
4.2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演化现状分析
4.2.1 研究模型
4.2.2 变量选择和数据收集
4.2.3 数据分析过程
4.2.4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现状
4.3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机理研究
4.3.1 相关研究评述与理论假设
4.3.2 实证研究设计
4.3.3 数据分析过程
4.3.4 产业生态网络的演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采用生态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生态技术的特性
5.1.1 生态技术的环境属性
5.1.2 生态技术采用特性
5.2 企业采用生态技术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2.1 影响企业采用生态技术的内部因素
5.2.2 影响企业采用生态技术的外部因素
5.3 企业采用生态技术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3.1 企业采用生态技术的现状
5.3.2 单因素历程比较法
5.3.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5.3.4 企业采用生态技术的决策模型
5.4 对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共生的产业生态网络稳定性分析
6.1 产业生态网络稳定性的内涵研究与界定
6.1.1 相关学科稳定性研究文献回顾
6.1.2 产业生态网络稳定性内涵的界定
6.2 影响产业生态网络稳定性的因素
6.2.1 相关学科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回顾
6.2.2 产业生态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
6.2.3 基于共生模式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调整模型
6.3 技术及外部维度对两种共生模式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6.3.1 技术充足要素与两种共生模式稳定性
6.3.2 政府支持要素与两种共生模式稳定性
6.4 结构维度对两种共生模式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6.4.1 组织结构的纵向、横向关系与稳定性
6.4.2 生态链接关系与两种共生模式稳定性
6.4.3 经济链接关系与两种共生模式稳定性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生态网络实施效果研究
7.1 相关研究评述与理论研究框架
7.1.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构成
7.1.2 产业生态网络的实施效果
7.1.3 网络组织的绩效测度方法
7.1.4 理论研究框架
7.2 实证研究设计
7.2.1 初始题项的生成与修正
7.2.2 项目一总体相关系数分析
7.2.3 因子分析
7.2.4 信度分析
7.3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
7.3.1 我国产业生态网络的效用分析
7.3.2 产业生态网络的结构效益对功能效益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产业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8.1 产业生态网络模式与结构效益的关系实证
8.1.1 相关研究评述
8.1.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8.1.3 实证研究设计
8.1.4 数据分析与讨论
8.2 产业生态网络构建的影响因素
8.2.1 相关研究评述与理论假设
8.2.2 影响因素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8.2.3 数据分析与讨论
8.3 产业生态网络构建的机理
8.3.1 发展历程
8.3.2 构建路径分析
8.3.3 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8.4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