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导论
一 研究的缘由和选题的意义
二 “财政下乡”:本项选题的客观依据
三 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
四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案乡概况及其类型特点
一 个案乡所在的县域概况
二 个案乡概况
三 个案乡的类型特点
第二章 从集中型财政到“分灶吃饭”(1984-1988)
一 集中型财政的建立及其沿革
二 集中型财政制度下的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关系
三 集中型财政的变革与“财政下乡”
四 刘乡财政的初建及其特点(1984-1988)
第三章 失去平衡的财政关系(1989-1994)
一 乡镇金库的建立及其意义
二 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与乡镇财政的弱势地位
三 县财政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直接抽取
四 事权下移
五 乡镇自筹资金的快速增长趋势与5%的限额规定
六 乡镇预算外财政的扩张
七 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特点
八 财政问题所引发的基层社会冲突
第四章 监督缺失之下的财政膨胀(1995-1998)
一 对乡镇财政监督的缺失
二 监督缺失之下的乡镇财力的畸形增长
三 农民家户经济及其税费负担
四 财源培养与乡镇政府的经济功能
五 财政汲取机制、措施及其与国家政策的偏离
六 监督缺失之下的乡镇财政支出
七 乡镇财政合法性危机的增长
第五章 双重约束之下的乡镇财政(1999-2001)
一 乡镇财力的增长与农民的经济承受力
二 乡镇财力的增长与政府的政治承受力
三 双重约束之下的乡镇财政
四 传统财政汲取方式的延续与强化
五 对财政支出管理的不同解读
六 乡镇财政合法性危机的扩散
第六章 转型中的乡镇财政(2002-2005)
一 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二 刘乡税费改革的进程
三 乡镇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内在冲动与措施
四 农村税费改革的效应
五 乡镇财政收入结构的现代转型
六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缺失
结论与讨论
一 本项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 进一步的讨论:根本确立我国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合法性的核心方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