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前言
1 华资企业定义、范围界定及管理特征
1.1 海外华人定义及涵盖范围
1.2 华资企业定义及研究范围
1.3 华资企业的基本特征
1.3.1 家族控制与华资企业分割
1.3.2 家长式领导
1.3.3 差序格局与关系治理
2 港台地区华资企业
2.1 台湾地区华资企业
2.1.1 台资企业发展情况
2.1.2 台资企业管理特征
2.1.3 台资企业投资大陆情况
2.1.4 案例分析:郭台铭与鸿海集团
2.2 香港地区华资企业
2.2.1 港资企业投资行业
2.2.2 香港华资企业管理特征
2.2.3 港资企业投资大陆情况
2.2.4 案例分析:李嘉诚与长江集团
3 东南亚华资企业
3.1 东南亚华资企业特征
3.1.1 华商一直为东南亚经济亮点
3.1.2 东南亚华商主导产业覆盖面增大
3.1.3 华资企业盛行家族管理文化
3.1.4 与中国大陆经济往来频繁
3.2 东南亚各国代表性华商
3.2.1 新加坡代表性华商
3.2.2 马来西亚代表性华商
3.2.3 泰国代表性华商
3.2.4 菲律宾代表性华商
3.2.5 印度尼西亚代表性华商
3.2.6 案例分析:东南亚首富郭鹤年
4 改革开放三十年华资企业在粤时间变迁
4.1 华资企业在粤投资三阶段划分
4.1.1 第一阶段
4.1.2 第二阶段
4.1.3 第三阶段
4.2 港台和东南亚华资企业对粤投资分析
4.2.1 港台地区
4.2.2 东南亚地区
4.3 港台和东南亚华资企业经济贡献
4.3.1 港台地区
4.3.2 东南亚地区
5 华资企业在粤投资案例研究
5.1 1979—1991年“掘井引水”
5.1.1 基本特征
5.1.2 重点案例分析:中山市沙溪镇
5.2 1992—1997年大举进军内地
5.2.1 基本特征
5.2.2 重点案例分析:李锦记
5.3 1998年至今转型与外迁并存
5.3.1 基本特征
5.3.2 重点案例分析:印尼首富新会造纸
6 华资企业给广东带来了什么
6.1 华资企业为何投资广东
6.1.1 市场因素
6.1.2 非市场因素
6.2 华资企业给广东带来了什么
6.2.1 促进了广东经济快速发展
6.2.2 弥补了资金和外汇的不足
6.2.3 带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6.2.4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6.2.5 提升了就业的规模和结构
6.2.6 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育和成长
6.2.7 推动了制度的建设和变迁
6.3 30年来华资企业在广东的几块“短板”
6.3.1 缺乏核心技术和设计
6.3.2 产业低成本聚集和趋同
6.3.3 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服务
6.3.4 华资企业缺少与本土的关联和互动
7 广东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7.1 广东产业现状
7.1.1 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
7.1.2 广东产业集群的特点
7.1.3 珠三角产业集群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7.2 广东“双转移”战略
7.2.1 产业转移若干概念
7.2.2 广东产业转移的基础
7.2.3 广东产业转移的背景
7.2.4 珠三角地区城市产业“双转移”
7.3 广东产业“双转移”与华资企业发展机遇
7.3.1 “双转移”政策指引华资企业投资方向
7.3.2 “腾笼换鸟”,引入产业高端的服务业
8 华资企业在广东的发展方向
8.1 方向一:广东与海外侨商的互动双赢
8.1.1 海外华商产业发展路径
8.1.2 广东为海外华商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8.2 方向二:CEPA引导华资服务业到广东谋发展
8.2.1 CEPA协议与广东
8.2.2 CEPA协议下服务业的粤港合作
8.3 方向三:基于破坏性技术理论的广东华资企业转型升级
8.3.1 破坏性技术分析框架
8.3.2 广东华资企业转型升级方向判断
8.4 方向四:基于国际价值链角度的广东华资企业转型升级
8.4.1 华资企业在广东的发展困境
8.4.2 基于国际价值链角度的广东华资企业升级方向判断
8.4.3 广东华资企业升级路径探索
8.5 案例分析:新加坡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8.5.1 新加坡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8.5.2 新加坡产业升级的经验分析
8.5.3 政府企业在新加坡产业发展中的角色
9 案例研究:东莞台资企业到底走向何方
9.1 台资第一次创业促成东莞“世界工厂”
9.1.1 “三来一补”与“两头在外”
9.1.2 东莞制造与世界工厂
9.1.3 台资企业与“东莞模式”
9.2 台资北移推动东莞经济转型
9.2.1 台资北移争论
9.2.2 东莞思索转型
9.3 台资第二次创业与东莞“双转型”在困境中前行
9.3.1 东莞台资转型压力巨大
9.3.2 转型还是转移
9.3.3 东莞遭遇“双转型”烦恼
9.4 简要讨论:相互抛弃还是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