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1 表面处理
1.1.2 化学转化膜
1.1.3 磷化及磷化技术
1.1.4 氧化与着色
1.1.5 前处理与后处理
1.1.6 涂装与塑性加工
1.2 化学基础
1.2.1 化学反应
1.2.2 电化学反应
1.2.3 缓冲溶液
1.2.4 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
1.2.5 相似相溶原理
1.2.6 溶液的含量
1.3 磷化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1.3.1 磷化技术的发展过程
1.3.2 磷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磷化处理的典型工艺
1.5 磷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1.6 磷化所涉及的相关技术
1.6.1 除油与磷化的关系
1.6.2 除锈与磷化的关系
1.6.3 表面调整与磷化的关系
1.6.4 磷化、氧化、钝化与退漆
1.6.5 磷化与磷化设备
1.7 清洁生产与保护环境
第2章 除油
2.1 工件上油污的来源
2.2 工件上油污的性质
2.2.1 防锈油
2.2.2 润滑油
2.2.3 润滑脂
2.2.4 切削液
2.3 除油机理
2.3.1 溶解
2.3.2 皂化
2.3.3 表面张力
2.3.4 润湿
2.3.5 卷离
2.3.6 乳化
2.3.7 分散
2.3.8 增溶
2.3.9 鳌合
2.3.1 0温度
2.3.1 1压力
2.4 除油方法
2.4.1 除油方法分类
2.4.2 有机溶剂除油
2.4.3 碱液除油
2.4.4 表面活性剂除油
2.4.5 脱脂剂除油
2.4.6 电化学除油
2.4.7 超声波除油
2.4.8 其他除油方法
2.5 影响除油效果的因素及除油中注意的问题
2.5.1 影响除油效果的因素
2.5.2 除油中应注意的问题
2.6 各种除油剂配方
2.7 除油剂常用化工原料简介
2.7.1 有机溶剂类
2.7.2 无机类
2.7.3 表面活性剂类
第3章 除锈
3.1 锈的基本成分与成因
3.1.1 金属腐蚀
3.1.2 锈的成因
3.1.3 生锈的化学反应过程
3.1.4 锈的成分及性质
3.1.5 金属腐蚀的基本特征
3.1.6 金属腐蚀的鉴别
3.1.7 金属锈蚀程度等级
3.2 除锈机理
3.2.1 机械剥离
3.2.2 化学溶解
3.2.3 包化学还原性溶解
3.2.4 化学剥离
3.2.5 氧化作用
3.2.6 还原反应
3.2.7 络合作用
3.3 除锈方法
3.3.1 除锈方法分类
3.3.2 物理除锈法
3.3.3 化学除锈法
3.3.4 电化学除锈法
3.3.5 超声波除锈法
3.3.6 除锈后的等级及表面状况
3.4 除锈常用酸
3.4.1 盐酸
3.4.2 硫酸
3.4.3 硝酸
3.4.4 磷酸
3.4.5 氢氟酸
3.4.6 铬酸
3.4.7 氨基磺酸
3.4.8 有机酸
3.5 除锈添加剂
3.5.1 缓蚀剂
3.5.2 抑雾剂
3.5.3 渗透剂
3.5.4 络合剂
3.6 除锈后的防锈
3.7 影响除锈效果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3.7.1 影响除锈效果的因素
3.7.2 除锈时需注意的事项
3.8 常用除锈剂配方
3.9 除锈剂常用化工原料简介
3.9.1 酸类基本化工原料
3.9.2 缓蚀剂类化工原料
第4章 表面调整
4.1 表面调整的目的
4.2 表面调整的作用
4.3 表面调整对磷化膜质量的影响
4.3.1 表面调整对磷化膜晶体结构的影响
4.3.2 表面调整对磷化膜重量的影响
4.3.3 表面调整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4.4 表面调整方法
4.4.1 表面调整方法分类
4.4.2 机械法表面调整
4.4.3 化学法表面调整
4.4.4 物化法表面调整
4.5 表面调整剂配方
4.6 表面调整的应用
第5章 磷化
5.1 磷化的作用及分类
5.1.1 磷化的作用
5.1.2 磷化的分类
5.2 磷化机理
5.2.1 磷酸及磷酸盐
5.2.2 磷化成膜过程
5.2.3 磷化过程动力学
5.2.4 磷化速率
5.2.5 晶核的形成
5.2.6 碱金属磷酸盐的成膜机理
5.3 磷化加速剂
5.3.1 重金属离子促进剂
5.3.2 硝酸盐促进剂
5.3.3 亚硝酸盐促进剂
5.3.4 有机硝基化合物促进剂
5.3.5 氯酸盐促进剂
5.3.6 过氧化物促进剂
5.3.7 钼酸盐促进剂
5.3.8 氟化物促进剂
5.4 磷化膜的基本特性
5.4.1 磷化膜的结晶形状
5.4.2 磷化膜的组成
5.4.3 磷化膜的重量与厚度
5.4.4 磷化膜的“P”比
5.4.5 “P”比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
5.4.6 磷化膜的孔隙率
5.4.7 磷化膜的热稳定性
5.4.8 磷化膜的绝缘性及抗腐蚀性
5.5 磷化工艺参数
5.5.1 磷化槽液的pH值
5.5.2 磷化槽液的游离酸度
5.5.3 磷化槽液的总酸度
5.5.4 磷化槽液的酸比
5.5.5 磷化槽液的促进剂浓度
5.5.6 磷化槽液的锌离子浓度
5.5.7 磷化温度
5.5.8 磷化时间
5.6 磷化方式
5.6.1 浸渍磷化
5.6.2 喷淋磷化
5.6.3 喷浸结合磷化
5.6.4 刷涂磷化
5.7 磷化处理液的配制
5.8 磷化后处理
5.8.1 磷化后的水洗
5.8.2 磷化后的纯水洗
5.8.3 磷化后的钝化
5.8.4 磷化后的干燥
5.9 影响磷化膜质量的因素及生产管理
5.9.1 影响磷化膜质量的因素
5.9.2 磷化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
5.10 有色金属的磷化
5.10.1 铝及其合金的磷化
5.10.2 锌及其合金的磷化
5.10.3 镁及其合金的磷化
5.11 特殊磷化工艺
5.11.1 有机磷化
5.11.2 “二合一”磷化处理
5.11.3 “四合一”磷化处理
5.11.4 磷化漆与磷化底漆
5.11.5 着色磷化
5.12 磷化残渣的清除
5.12.1 磷化残渣的生成
5.12.2 磷化残渣的组成
5.12.3 磷化残渣的危害
5.12.4 磷化残渣的控制
5.12.5 磷化残渣的清除
5.13 常用磷化液配方
5.14 磷化剂常用化工原料简介
第6章 磷化应用
6.1 防锈
6.1.1 金属的重型磷化
6.1.2 重型磷化后的钝化
6.1.3 重型磷化后涂油
6.1.4 重型磷化后皂化或涂蜡
6.1.5 重型磷化后的着色
6.2 涂装底层
6.2.1 漆前处理
6.2.2 油漆涂装
6.2.3 电泳涂装
6.2.4 粉末涂装
6.3 冷塑性加工
6.3.1 冷塑性加工前处理
6.3.2 冷镦
6.3.3 冷挤压
6.3.4 拔管
6.3.5 拉丝
6.3.6 深拉延
6.4 减摩及润滑
6.5 绝缘
第7章 分析与检测
7.1 磷化分析中常用的仪器
7.2 常用标准液及指示剂的配制
7.2.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7.2.2 硫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7.2.3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7.2.4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7.2.5 常用指示剂的配制
7.3 槽液分析
7.3.1 除油槽液的分析
7.3.2 除锈槽液的分析
7.3.3 水洗工序水的测定
7.3.4 磷化槽液的分析
7.3.5 磷化槽液的全自动分析与补加
7.3.6 润滑处理槽液的分析
7.3.7 钝化槽液的分析
7.4 工件除油后的检验
7.4.1 水润湿法
7.4.2 验油试纸法
7.5 工件除锈后的检验
7.6 磷化膜的检验
7.6.1 磷化膜外观的检验
7.6.2 磷化膜重量的测定
7.6.3 磷化膜厚度的测定
7.6.4 磷化膜孔隙率的测定
7.6.5 磷化膜耐蚀性能的测定
7.6.6 磷化膜电泳时溶出量的测定
7.7 磷化膜与涂膜配套性能的检测
7.7.1 涂膜光泽的检测
7.7.2 涂膜厚度的检测
7.7.3 涂膜硬度的检测
7.7.4 涂膜的附着力的检测
7.7.5 涂膜耐冲击性能的检测
7.7.6 涂膜耐弯曲性能的检测
7.7.7 涂膜耐杯突性能的检测
7.7.8 涂膜耐盐雾性能的检测
7.7.9 涂膜耐酸碱性能的检测
第8章 磷化处理设备
8.1 浸渍式设备
8.1.1 槽体
第9章 磷化应用实例
第10章 氧化
第11章 退漆
第12章 三废治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