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源头
第一章 内地、香港时期(1937-1952)
桂林(1937-1944)
重庆(1944-1945)
南京-上海-武汉-广州(1945-1949)
香港(1949-1952)
第二章 台湾时期(1952-1963)
建国中学(1952-1956)
成功大学(1956-1957)
台湾大学(1957-1961)
《现代文学》(1960-1973)
《现代文学》周年庆(1961年3月)
早期作品(1958-1962)
挚友生病(1960年7月)
母亲去世(1962年12月)
赴美留学(1963年1月)
第三章 美国时期(上)(1963-1973)
爱荷华大学(1963-1965)
“海外中国人”系列小说(1964-1965)
任教加州大学(1965-1994)
《台北人》(1965一1971)
父亲去世(1966年12月)
六七十年代的文学批评(1967-1978)
安居乐业(1973年3月)
《现代文学》停刊(1973年9月)
第四章 美国时期(中)(1971-1984)
《孽子》(1971一1983)
《现代文学》复刊(1977-1984)
《夜曲》和《骨灰》(1979-1986)
舞台剧《游园惊梦》(1982年、8月)
明姐去世(1982年10月)
多种艺术形式的“变体”(1979-2006)
“世界语”“交响乐”(1961-2006)
《现代文学》终刊(1984年1月)
第五章 美国时期(下)(1984-1994)
散文创作(1976-2002)
八十年代以后的文学批评(1979-2002)
文化反思(1976-2007)
大陆“新感觉”(1987-1988)
重刊《现代文学》(1991年12月)
王国祥去世(1992年8月)
提前退休(1994年9月)
第六章 太平洋两岸时期(1994-)
世界华文文学经典(1999年)
关怀艾滋:文学书写与社会参与(2000-2004)
“白先勇冲击波”(2003年)
香港半生缘(1949-2007)
两度获奖(2003-2004)
昆曲之旅六十年(1946-2007)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制作历程(2002-2004)
百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演出史(2004-2007)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意义和价值(2002-2007)
《纽约客》(1965-2003)
人生与艺术:一个是“情”,一个是“美”(1937-)
尾声
附录 文学创作:个人·家庭·历史·传统一访白先勇
白先勇创作年表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