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历史人物真秦始皇:仁定四海

真秦始皇:仁定四海

真秦始皇:仁定四海

定 价:¥28.00

作 者: 程步 著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历代帝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0409349 出版时间: 2009-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字数:  

内容简介

  司马迁为什么要骗我们?因为直书秦始皇必然冒犯汉武帝。秦始皇统一中国,没有杀六国王室;而汉高祖刘邦亡秦之后,与项羽一起杀秦王子婴,夷灭秦王室。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臣,都高官厚禄,善始善终;而汉高祖几乎杀光了开国功臣,夷灭了他们的宗族。秦始皇对待战败的李信,不但没有处罚,反而在平定齐国的战役中让其带兵立功,重树威名;而司马迁的当朝皇帝汉武帝对将军王恢,只因其随机应变,没有冒险出击而将其下狱处死。秦始皇从未妄杀过将军和大臣;而汉武帝当朝宰相就杀过数位,还有将军、王子、公主。秦始皇从未对直言的大臣加以处罚;而汉武帝因司马迁替战败的将军李陵谏言就将其处以宫刑。试想,如果司马迁将秦始皇的这些事情,不加修饰的书写进《史记》,汉武帝读到之后,或是由忠心的臣子读到之后禀报上去,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毫无疑问,不仅司马迁会遭灭门之祸,其一生的心血《史记》也将会化为灰烬。这也许是司马迁的泣血苦心。

作者简介

  真正打动我的,是程步先生“用另一种方法读史”的主张。程步先生能有这个主张,则又因于他不是历史学家,而是媒体人。史学家与媒体人有什么不同?不同就在于,前者一般都相信史书,后者却明白得多个心眼。我们知道,史书记载的所谓“历史”,无非“过去的新闻”;媒体报道的所谓“新闻”,则完全可能成为“将来的历史”。

图书目录

前言让史实与形容词对决
第一章 君王能否不杀人
 第一节 要求封王,秦始皇杀王绾?
一 一言不合。汉武帝杀宰相窦婴
二 一事不当,大臣主父偃被灭族
三 出尔反尔,汉景帝杀晁错
四 秦始皇让人说话未杀王绾
 第二节 秦始皇统治六国用屠杀?
一 楚国人刘邦可以做官
二 楚国人萧何工作努力,几次被朝廷提拔
三 楚将后人项羽行动自由,未被监禁
 第三节 功高震主,秦始皇杀王翦?
一 谋深君畏。越王勾践诛杀功臣文种
二 功高震主,刘邦杀尽有功诸王
三 为保江山,朱元璋杀尽开国功臣
四 秦将王翦的幸运
第四节 密告谋反,秦始皇杀蒙恬?
一 不辨黑白,崇祯凌迟处死袁崇焕
二 不经调查,罪名谋反,李世民冤杀郧国公张亮
三 汉武帝囚死淮南王刘安
四 秦始皇未杀蒙恬,不让嫉妒有机可乘
第五节 安插耳目,秦始皇杀李斯?
一 秦始皇看得见吗?会往外看吗?
二 若此事为真,秦始皇首先要杀的应该是李斯
三 为什么找不出肇事的元凶
第六节 陨石事件,反标杀人质疑
一 语言、做法不合逻辑,事件真实性质疑
二 演员遵命演奏,无辜悉数被杀
三 臆断学者品行不端,孔子杀读书人开先河
四 南柯一梦,汉武帝冤杀数万人
五 对比的结论:孔子和汉武帝远比秦始皇残暴无道
第七节 诅咒新政,秦始皇杀淳于越?
一 言语失敬,陈涉得势杀故人
二 司马迁出言主持公道,汉武帝大怒处其死刑
三 宽容忍让,秦始皇未杀淳于越
四 为什么秦始皇一生能不杀大臣和将军
第二章  以讹传讹的暴政
第一节 形容词和误导堆砌起暴政
一 琅琅上口的形容词左右了我们的思想
二 文学杜撰误导后人
三 断章 取义,暴政说深入人心
四 引经据典时张冠李戴
……
第三章 焚书坑儒的真相
第四章 去打仗还是去打工
第五章 秦帝国崩溃的根源
第六章 秦真的灭亡了吗
后记:享受一个大国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