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创立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与变迁的理论模型,并试图通过将这一模型运用到对中国实际问题的分析中来证明此模型的科学性,这一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首先,研究视角的创新。从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审视了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这一不同研究视角,对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分析。其次,建立了单一供给主体、两主体、三主体供给公共产品的非均衡模型。通过对模型条件的严格假定和严密论证得出了单一供给主体、两主体、三主体供给公共产品将达不到供需均衡。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两主体供给和三主体供给公共产品可以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与效率。再其次,将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纳入到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建立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标准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对威廉姆森模型的扩展界定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边界。对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变迁的原因、条件、类型及效应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双层次互动进化博弈制度变迁模型阐释了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变迁的策略选择。最后,运用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及变迁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基础教育供给问题,并利用与前人不同的标准对基础教育供给主体的选择做出了判断。通过分析认为,在二定的条件下将部分基础教育产品由政府部门交给市场和自愿供给主体供给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高其供给的效率。基础教育供给体制改革方案的制订要同时考虑各个博弈主体的利益,鼓励地方政府、市场供给主体、自愿供给主体和基础教育的消费者通过多种合法渠道参与基础教育供给体制改革方案的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