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自我实现/励志成功心理学心灵密码

心灵密码

心灵密码

定 价:¥26.00

作 者: 见君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心理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8725604 出版时间: 2009-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字数:  

内容简介

  人类是有心灵的,这毋庸置疑。但心灵到底是什么,我看谁都难以说清。要想解开心灵这个密码,直接从“心灵”二字下手怕是不成,我们必须学会迂回,先弄明白“人类”是什么,再从中寻找“心灵’’的真相与定义。人类人类,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着的。马克思如是说,事实也千真万确。让我们越过生物生理层面,从心理人性层面来看,之所以某些生物能归为“一类”,那是因为它们必须符合这样两个条件:其一,“类”必须是不同个性的集合;其二,“类”必须有一个共性的“通解性”。反过来说,“个性的不同”与“共性的通解”是使某些生物成为一“类”的必要条件。如果说人性含有善恶,那心灵就是祛恶存善的人性,也就是——正性;如果说人类有许多欲望,那心灵就是祛邪存正的欲望——正欲;如果说人类有许多感觉感受,那心灵的感觉感受就是舍低取高、去假存真的——正觉。反过来说,正性、正欲、正觉,就是心灵。“生命三部曲”,即:热爱生命、享受工作、快乐运动;“做人三件宝”,即:追求、兴趣、品位。“人生三部曲”,即:《摇篮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如何培养出一个美好的心灵?请你认真做好不同的事情,并对你感兴趣的事情深入地领悟下去……

作者简介

  见君,原名赵建军。1950年生人,现供职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任导演。曾在北京大兴插队十年,任红星中朝友好人民公社文艺宣传队乐队队长,期间发表了歌曲《大学毕业回山乡》及一些器乐作品。1979年以来,参加了电影《繁花似锦》、《茶馆》、《红楼梦》、《夺虎连环计》、《一条沉没的船》、《我爱辣椒》等的拍摄。1984年调入中央电视台后,参加了电视剧《红楼梦》、《风华绝代》、《西厢记》、《我儿我女》、《纸风筝》、《水果姑娘》等的拍摄。独立执导的电视剧有《迎来送往》、《边关的山梁》等。作者从1966年开始潜心研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并对禅宗禅法以及中国诗词体味颇深。经过多年的涉猎与积累,尤对东西方哲学、东西方文化文明有了一种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作者还对军事科学、战争艺术、国际政治也非常喜爱,并对此有一定的研究和看法。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人能为世界贡献什么
一、概说
二、贡献的目的与动机是什么——第三个深层层面
三、东西方文化文明的差别在哪里——第二个中层层面
(一)简说“四大不同”
(二)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三)哲学体系上的不同
(四)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五)管理模式上的不同
四、我们要贡献和“输出”什么——第一个浅层层面
(一)“实际存在”与“三互为”
(二)“实际存在”与“三互为”跟心灵是什么关系
(三)中国人的心灵是否就比西方人的好
(四)为什么心灵不敌实力
(五)21世纪人类真的是缺心灵吗
第二章 心灵到底是什么
一、我们以往对心灵的认识错在哪里
(一)灌了个水饱、喝出了悖论
(二)心灵鸡汤的——汤的汤的汤
(三)防止“两个过度”
二、心灵的定义(之一)——心灵的内部结构
(一)心灵的定义及其内部结构
(二)心灵的生成与发展
(三)心灵是靠发展而越来越像心灵的
三、心灵第一大基本特性——非理性
(一)非理性的本质
(二)心灵只能“质化”不能“量化”
(三)学会用“质化”的眼睛看人文
附——关于大脑中的“上帝之点”
四、心灵第二大基本特性——意向性
(一)心灵是“意”而不是“力”
(二)西方人本派哲学家们所犯的错误
(三)形似与神似
五、心灵第三大基本特性——习与性
(一)善与恶——人类两种天性的较量
(二)习惯与习性——人的素质
(三)直觉造成的——超验性与意义
(四)心灵的不同分类
第三章 心灵的位置
一、心灵的定义(之二)——心灵的位置
(一)人类所有的活动大约可分为哪几类
(二)四大活动的特点
(三)四大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心灵在四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一)品质与本质——枝叶与根
(二)心灵是怎样被“触动”的
(三)对心灵进行二次定义
第四章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
一、多元论的品质
(一)“立”的是多元论
(二)品质之一:“四要件”
(三)品质之二:“一规律”
(四)品质之三:“三特性”
(五)品质之四:“三机制”
二、为多元论建模
(一)“在场金字塔”
(二)“在场”的母子关系
三、未来的哲学会是什么样子
(一)新哲学的建立——分类哲学
(二)如何让分类哲学生动起来
(三)新的时空观
(四)哲学的神性——超越性与气
四、未来的人类会是什么样
(一)人类的心灵会有什么变化
(二)我们是否可以把机器人弄出心灵来
(三)人类能不能靠克隆来让人类自身强大起来
第五章 如何做到“四十而不惑”
一、三种思维方式
(一)三种思维方式的划分
(二)三种思维的三种“律、法、则”
(三)三种思维方式总表
(四)三种“显律”与“潜律”
(五)为思维建模
二、关于素质教育
(一)综合教育
(二)美育
(三)德育
(四)体育
(五)人生原本不是热闹
三、未来的文化会是什么样子
(一)平民化意味着多元化
(二)关于中国的文化形象
(三)媒体与成像能力
结束语
附:全书小结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