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产业集群演进的制度分析

产业集群演进的制度分析

产业集群演进的制度分析

定 价:¥18.00

作 者: 郑宏星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其他经济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73244 出版时间: 2008-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字数:  

内容简介

  第一章:提出问题、介绍《产业集群演进的制度分析》的选题依据、评述文献并说明论文的结构安排。第二章:辨析相关概念、提出研究假设、建立产业集群演进的制度分析框架。第三章:为产业集群演进的外生制度(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度)分析。从产业竞争规则(博弈规则)的变迁来分析产业集群演进。主要观点是:产业竞争规则从成本竞争、速度竞争到技术竞争的变迁是产业集群由产业集聚、产业联合体到产业区域创新与集体品牌载体演进的外在制度诱因;产业集群演进是集聚企业适应竞争规则变迁的理性选择。第四章从网络化的企业制度研究产业集群演进。笔者认为,网络化的企业制度是产业集聚演进为产业联合体的制度基础;本章具体分析了产业集聚向产业联合体的演进,即产业由一体化的企业内部分工合作向企业间分工合作的演进。第五章从有组织的市场制度分析产业集群的演进。笔者认为,与新古典的市场制度不同,有组织的市场制度是集聚企业适应外部竞争规则变迁,实现由产业联合体演进为产业区域创新与集体品牌载体的制度根源。第六章研究产业集群治理问题。笔者认为,规制机会主义行为与防止锁住效应是产业集群治理的核心;本章探讨了产业集群冶理的制度安排。第七章对中国产业集群演进作制度分析。本章总结并解释了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与集群企业的制度选择。第八章为全书结论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作者简介

  郑宏星,1970年生,辽宁省盖州市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博士。2007年获沈阳师范大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08年被评为沈阳市“三育人”先进个人。2006年赴美国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2007年,赴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讲学。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主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科研项目9项。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位置悖论
二 集群悖论
三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文献综述
一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二 韦伯的区位经济理论
三 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理论
四 波特的新竞争经济理论
五 库克的知识、学习与区域创新理论
六 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七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一 主要观点
二 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产业集群演进的制度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诠释
一 地理接近、组织接近与认知接近
二 产业集聚、产业联合体、产业区域创新与集体品牌载体
三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演进
四 制度
 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一 产业集群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
二 基于制度的产业集群演进分析
三 演进主体、利润最大化动机、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
 第三节 制度分析:产业集群演进的制度框架构建
一 作为博弈均衡的网络化的企业制度
二 交易成本、交易收益与有组织的市场制度
三 制度分析框架设计
第三章 竞争规则变迁与产业集群演进
第一节 成本竞争、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
一 自然资源禀赋、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
二 大批量生产、规模经济与集聚企业的规模
第二节 速度竞争、柔性经济与产业联合体
一 速度经济与柔性生产
  ……
第四章 网络化的企业制度与产业集群演进
第五章 有组织的市场制度与产业集群演进
第六章 集群效率、非正式制度与产业集群治理机制 
第七章 中国产业集群演进与制度选择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