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金属轧制理论
0 绪论
0.1 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
0.2 现代轧制理论的发展趋势
1 轧制过程的基本概念
1.1 变形区及其主要参数
1.1.1 简单轧制与非简单轧制
1.1.2 变形区的主要参数
1.1.3 轧制变形的表示方法
1.1.4 平均工作辊径与平均压下量
1.2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
1.2.1 轧制过程开始阶段的咬入条件
1.2.2 轧制过程稳定阶段的咬入条件
1.2.3 开始咬入条件与稳定轧制阶段咬入条件的比较
1.3 最大压下量的计算及改善咬人的措施
1.3.1 最大压下量的计算
1.3.2 影响轧件咬入的因素
1.3.3 改善咬入条件的措施
1.4 轧制时的不均匀变形
1.5 轧制过程的运动学与力学条件
1.5.1 轧制过程的运动学
1.5.2 轧制的力学条件
2 轧制过程中的宽展
2.1 宽展的种类和组成
2.1.1 宽展的种类
2.1.2 宽展的组成
2.2 影响宽展的因素
2.2.1 压下量对宽展的影响
2.2.2 轧辊直径对宽展的影响
2.2.3 轧件的宽度对宽展的影响
2.2.4 摩擦系数对宽展的影响
2.2.5 轧制道次对宽展的影响
2.2.6 金属性质对宽展的影响
2.2.7 后张力对宽展的影响
2.2.8 外端对宽展的影响
2.3 计算宽展的公式
2.3.1 几日兹宽展公式
2.3.2 E.齐别尔(Siebel)宽展公式
2.3.3 B.兀.巴赫钦诺夫(BaXTHHOB)宽展公式
2.3.4 Z.乌沙托夫斯基(Wusatowcki)宽展公式——相对宽展计算公式
2.3.5 A.M.采利柯夫(Uermxo)宽展公式
2.3.6 轧制合金钢时计算宽展的公式
2.4 孔型中轧制时的变形特点
2.4.1 在轧件宽度上压下不均匀的影响
2.4.2 孔型侧壁的影响
2.4.3 轧件与轧辊非同时性接触的影响
2.4.4 轧制速度差的影响
3 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前滑与后滑
3.1 轧制时的前滑与后滑
3.2 前滑的计算
3.3 中性角的确定
3.3.1 整个接触面全滑动并遵守库仑干摩擦定律
3.3.2 假定沿接触面全粘着的R.B.西姆斯(Sims)解
3.4 影响前滑的因素
3.4.1 压下率对前滑的影响
3.4.2 轧件厚度对前滑的影响
3.4.3 轧件宽度对前滑的影响
3.4.4 轧辊直径对前滑的影响
3.4.5 摩擦系数对前滑的影响
3.4.6 张力对前滑的影响
4 影响轧制过程力学参数的因素
4.1 影响金属本身性质的因素
4.1.1 金属化学成分和组织状态的影响
4.1.2 热力学条件——变形温度的影响
4.1.3 热力学条件——变形速度的影响
4.1.4 热力学条件——变形程度(加工硬化)的影响
4.1.5 确定变形抗力的有关曲线及公式
4.2 应力状态的影响
4.2.1 外摩擦的影响
4.2.2 工具形状和尺寸的影响
4.2.3 外力的影响
4.2.4 轧件尺寸的影响
4.3 三种典型轧制情况
5 轧制单位压力
6 轧制压力的计算
7 传动轧辊所需力矩及功率
8 轧制时的弹塑性曲线
9 连轧的基本理论
第二篇 金属挤压理论
10 金属挤压概述
11 挤压时金属的流动
12 挤压力
第三篇 金属拉拔理论
13 拉拔概述
14 拉拔理论基础
15 拉拔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