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9日至20日,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编辑部、《外语教学》编辑部、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以及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海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以及国内20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众多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从与会代表的论文中选取了31篇论文结集出版,这是我国国内海洋文学研究领域的第一本论文集,将对繁荣海洋文学创作,促进海洋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选入文集的论文主题主要涵盖了四大方面,即世界海洋文学的历史及现状、中国海洋文学的历史及现状、海洋文学与生态文明和海洋文学与人类核心价值体系。中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陆地大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海洋大国,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陆地,而且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主张管辖海域,形成了具有丰厚底蕴的海洋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孕育了丰富的中国海洋文学。中国的海洋文学源远流长。2000年前的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可以看成是中国海洋文学的源头,《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看成是中国最早的海洋文学中的典范作品。中国的海洋文学同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紧密相连,或者说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艺术记录。例如,600年前的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郑和就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郑和的西洋之旅不仅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而且以郑和七下西洋的事迹为基础形成的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不仅可以看成是文学反映中国历史的范例,而且还可以看成是中国近代海洋文学的代表作品。西方也是如此,《荷马史诗》就是西方海洋文学的源头。荷马在他的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讲述的一系列优美故事表现了古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和寄托。在后来的西方文学中,海洋实际上同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众多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正是由于海洋的存在,莎士比亚才既能创作出震撼人类心灵的伟大悲剧,又能创作出美丽动人的喜剧和奇幻无比的传奇剧。离开了海洋,就缺少了莎士比亚戏剧存在的地理环境。中外的文学历史表明,海洋文学是整个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领域,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入的总结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