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化解逻辑
1.1 分析框架与思路
1.2 理论背景:一个超边际分析模型
1.3 政府管制与限制择业:农民收入问题的历史根源
1.4 化解“三农”问题的逻辑推论及其政策含义
1.4.1 “三农”问题的生成逻辑
1.4.2 外部的化解战略: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空间拓展
1.4.3 内部的化解战略:分工深化与效率改善
1.5 小结与进一步的讨论:发展现代农业的宏观意义
1.5.1 小结
1.5.2 进一步的讨论:发展现代农业的宏观意义
2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产业特性、农业分工与效率改善
2.1 分工与“斯密猜想”:基本命题
2.2 产业特性与农业分工的有限性
2.2.1 生命特性与分工约束
2.2.2 生产的季节性与劳动的非连续性影响分工深化
2.2.3 市场特性与分工约束
2.2.4 组织特性与分工限制
2.3 迂回经济、资本替代与劳动排斥
2.3.1 迂回生产空间:农业的有限性
2.3.2 农业迂回生产中的资本替代与劳动排斥
2.4 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分工深化与效率改善的途径
2.4.1 根本途径:改变产业特性,改造传统农业
2.4.2 外部支持: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2.4.3 政策扶持:城乡统筹背景下的财政支农
3 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选择:农业份额、基础地位及其发展线索
3.1 问题的提出:对传统理论的批判
3.2 农业相对份额下降的机理
3.2.1 产业份额的决定因素
3.2.2 农业相对份额下降的根本原因
3.3 农业相对份额、基础地位及其体制含义
3.4 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3.4.1 分析的起点与逻辑线索:一个简单的收入公式
3.4.2 农业发展战略调整的方向
3.4.3 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体系、目标形态与目标模式
3.5 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与路径
3.5.1 战略重点:组团化、园区化、集群化
3.5.2 战略路径:产业转型、结构转换与模式转轨
3.5.3 操作线索:“六化”推进
4 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本质规定与体系构建
4.1 世界农业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4.1.1 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
4.1.2 世界农业技术发展回顾
4.1.3 世界农业的前景与技术发展趋势
4.2 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本质规定
4.2.1 经济增长:是良药还是痼疾
4.2.2 传统发展观的信念缺陷: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4.2.3 可持续农业:中国农业的本质规定及现实选择
4.3 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构建
4.3.1 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观点
4.3.2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的方向选择
4.3.3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原则
4.3.4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
4.3.5 农业技术创新的行动方案:重点领域
4.4 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的配套策略
4.4.1 基本原则和要求
4.4.2 农业科研体系的再造
4.4.3 重塑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4.4.4 构筑21世纪农业科技人才体系
4.4.5 农业科技政策体系
5 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以经营制度和土地制度为例
5.1 观念如何塑造制度:兼论农业经营制度的变革
5.1.1 观念与制度:简要的文献说明
5.1.2 观念如何塑造制度:机理分析
5.1.3 精英观念与中国的农村改革:从公社制到家庭承包制
5.1.4 进一步的讨论:观念、制度与思想解放
5.2 农地产权模糊化:一个分析框架及其阐释
5.2.1 公共领域与模糊产权:一个分析框架
5.2.2 农地产权模糊化的制度演进
5.2.3 家庭经营背景下的农地产权模糊及其侵蚀
5.2.4 保护农民土地产权的变革方向
5.2.5 进一步的讨论
5.3 农业经营制度: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决定
5.3.1 组织规模的效率决定:若干因素
5.3.2 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问题:一些基本事实
5.3.3 农业是不是有显著规模效率的产业
5.3.4 小农与大农对比分析:为小规模家庭经营辩解
5.3.5 进一步的讨论
5.4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演进与创新
5.4.1 一个基本观点:制度与环境的相容性
5.4.2 中国农地制度的演进:从制度供给到制度需求
5.4.3 现行土地制度:潜在的问题
5.4.4 土地流转:实践呼唤制度变革
5.4.5 制度创新:“新土改”与发展方式转型
6 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创新:理论与案例
6.1 农业经济组织的若干特性分析
6.1.1 农业性质及其组织制度含义
6.1.2 农业经济组织的多样性
6.1.3 农业经济组织的可过渡性
6.1.4 农业经济组织的社区性
6.2 合作机理、交易对象与制度绩效:比较案例研究
6.2.1 问题的提出:偷懒与合作组织中的“柠檬市场”
6.2.2 合作成功的条件:一个简单的理论回顾
6.2.3 农业合作组织的效率决定:一般模型及其说明
6.2.4 案例分析:交易对象、考核及其经济绩效
6.2.5 进一步的讨论:农业合作组织效率实现的保障机制
6.3 资产专用性、专业化生产与农户的市场风险
6.3.1 问题的提出:从“徐闻事件”说起
6.3.2 资产专用性与农户专业化的生产风险生成
6.3.3 资产专用性对农户专业化生产市场风险的影响
6.3.4 农户专业化生产市场风险的化解
6.4 制度安排的相容性:基于“新一代农业合作社”的案例解读
6.4.1 问题的提出
6.4.2 案例描述:从投资者企业到新一代合作社
6.4.3 案例解读:新一代合作社组织结构的相对优势
6.4.4 结论与启示
6.5 社区型股份合作制面临改革创新——基于“龙岗模式”的研究
6.5.1 背景分析:“龙岗模式”的制度特征
6.5.2 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的相容性:进一步的说明
6.5.3 封闭条件下“龙岗模式”的可行性
6.5.4 开放条件下的“龙岗模式”:制度缺陷与制度潜力
6.5.5 “龙岗模式”变革的目标模式与操作方略
7 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
7.1 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
7.1.1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与客体
7.1.2 城乡统筹的三个层面
7.1.3 城乡统筹发展的辩证关系
7.2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宏观背景研究
7.2.1 我国的城乡差距
7.2.2 “三农”问题与二元发展模式
7.2.3 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
7.2.4 中国的三元社会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7.3 统筹城乡发展关系:经验与启示
7.3.1 国际经验(Ⅰ):一般经验
7.3.2 国际经验(Ⅱ):典型经验
7.3.3 国内经验(Ⅰ):以浙江为例
7.3.4 国内经验(Ⅱ):广东的实践与启示
7.4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7.4.1 战略逻辑
7.4.2 战略重点
7.4.3 战略原则
7.4.4 战略路线
7.5 统筹城乡发展:体制创新及相应对策
7.5.1 体制创新的逻辑起点
7.5.2 政策格局调整:三大要点
7.5.3 体制创新的关键:四类机制
7.5.4 配套体制改革:六大创新
7.6 特别分析:增城模式——在城乡统筹中发展县域经济的典范
7.6.1 理论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7.6.2 现实典型:增城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实践
7.6.3 “增城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
7.6.4 “增城模式”对推进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