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祖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郑振铎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曾作为学生代表 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岁的他,从“红果园”走向了中国文坛。1920年11月,郑振铎与沈雁冰、叶圣陶、王统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1月,郑振铎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他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成为新文学的旗手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他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1931年起历任燕京大学、暨南大学等名校教授,并在上海主编《文学季刊》、《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他发起参与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了《救亡日报》,成为抗战文学的先锋骨干。接着,他还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郑振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1949年以后,郑振铎历任全国第一、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苏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享年六十岁。郑振铎一生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另有《郑振铎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