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

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

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

定 价:¥42.00

作 者: 杜骏飞,周海燕,袁光锋 等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出版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8067119 出版时间: 2009-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77 字数:  

内容简介

  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交叉性使它与新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也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传播学研究,注定要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相连。自然科学研究大多通过实验测量来取得一手数据资料,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科学”二字,却并非等同于于自然科学。从方法来说,包括可控制的精确实验、大样本调查等典型的实证研究,一方面仍与自然科学的“科学”有所距离,另一方面,其本身亦有诸多这样那样的限制及不足。加之,基于现实事件的本土化意义上的中国传播学研究,也断然不是纯理论研究及引进研究所能替代的。于是,翔实地搜集既有事实,完整而深入地探析材料与主题,以个案研究来探讨事物与事件的机理,就成为我们做具有创新性、探索性、有效性的研究的重要选择。

作者简介

暂缺《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导论
 导论一 通往公开之路——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
 导论二 汶川地震的新闻学启示录
 导论三 新闻权力的起与止——汶川地震灾难报道的几个伦理学思考
第一单元 传者分析
 研究一 从汶川地震看政府、媒介和受众:互动和平衡
 研究二 新闻从业者:专业主义考量
 研究三 记者:伦理学反思
 研究四 网络公民新闻的实践及反思
第二单元 内容分析
 研究一 “政府形象”的新闻建构
 研究二 企业形象的传播学分析
 研究三 非政府组织形象的媒体呈现
 研究四 公众人物形象的多个案观察
 研究五 汶川地震中的公民形象——对中国内地主流报纸的内容分析
第三单元 媒介分析
 研究一 极限条件下的媒介竞争法则
 研究二 深度与理性:报纸的独特表现
 研究三 声音的力量:汶川地震中的广播议程分析
 研究四 记录汶川:电视媒体的核心地位
 研究五 新兴的主流:解读地震中的网络媒体
 研究六 被释放的传播力:手机媒体的影响力
第四单元 受众与效果分析
 研究一 网络良民与网络暴民:网络参与者的群体呈现
 研究二 媒介素养的多维审视
 研究三 汶川地震中的社会行动力 研究
第五单元 传播环境与传播控制分析
 研究一 汶川地震中的信息公开及其动力机制
 研究二 汶川地震中谣言的传播与控制
 研究三 国际报道中中国形象的“全景扫描”
第六单元 专题 研究
 专题一 传播秩序的反思
 专题二 公民社会的阐释
 专题三 政治粉丝与公民文化:汶川地震中政治粉丝现象 研究
 专题四 媒体中的知识分子话语——以《南方周末》和《FT中文网》为例
余论 关于汶川地震与中国社会进步的若干思考
附录 汶川地震大事记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