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0.1 建筑热环境
0.1.1 室内热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影响
0.1.2 室内热环境的需求
0.1.3 室内热环境综合评价
0.2 建筑能耗
0.2.1 建筑能耗的形成机理
0.2.2 建筑能耗的构成
0.3 建筑热环境的室外影响因素
0.3.1 太阳辐射
0.3.2 长波辐射散热
0.3.3 空气温度
0.3.4 风
0.3.5 空气湿度
0.3.6 降水
0.4 建筑设计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0.4.1 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
0.4.2 合理的建筑单体设计
第一章 场地设计
1.1 选址
1.1.1 基地的选择和控制措施
1.1.2 坡地的选址
1.2 建筑总平面布局
1.2.1 总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
1.2.2 建筑群体布局模式
1.3 建筑朝向
1.3.1 日照和采光的影响
1.3.2 通风的影响
1.3.3 综合考虑
1.4 景观设计
1.4.1 一般原则
1.4.2 绿化
1.4.3 铺地
1.4.4 水体
1.5 室外活动场所的布置
1.5.1 室外空间设计的作用
1.5.2 室外空间设计的建议措施
第二章 体形与空间设计
2.1 建筑单体设计的原则
2.2 建筑体形
2.2.1 建筑体形的选择
2.2.2 体形的控制
2.2.3 关于体形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2.3 空间分区
2.3.1 从热利用角度考虑
2.3.2 从采光角度考虑
2.3.3 从通风角度考虑
2.4 蓄热体的布置
2.4.1 结构蓄热
2.4.2 掩土
2.4.3 卵石床
2.4.4 估算蓄热体的大小
第三章 围护结构设计
3.1 墙
3.1.1 一般做法
3.1.2 集热蓄热墙的立面处理
3.1.3 常见节能墙体做法
3.2 窗户(门)
3.2.1 侧窗
3.2.2 天窗
3.2.3 估算窗户的大小
3.2.4 改善窗的保温及密闭性
3.3 遮阳
3.3.1 可选择的遮阳方式
3.3.2 遮阳系数
3.3.3 遮阳设计中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3.4 阳光间(阳台)
3.5 屋顶
3.5.1 保温隔热屋顶
3.5.2 种植屋面
3.5.3 蓄水屋面
3.5.4 双重屋面
3.6 地面
3.6.1 面层材料的选择
3.6.2 地面保温
第四章 节能构造设计
4.1 外墙
4.1.1 保温外墙
4.1.2 集热蓄热墙
4.1.3 隔热外墙
4.2 屋面
4.2.1 保温屋面
4.2.2 通风隔热屋面
4.2.3 种植屋面
4.2.4 反射屋面
4.2.5 蓄水屋面
4.2.6 蒸发降温屋面
4.3 门窗
4.3.1 节能门窗
4.3.2 活动保温装置
4.4 楼地面
4.4.1 低温辐射地板采暖
4.4.2 通风蓄热楼板
4.4.3 楼地面保温
附录A 我国部分城市最佳、适宜和不宜的建筑朝向
附录B 不同材料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及反射系数
附录C 各类建筑的采光系数
附录D 遮阳板的P值
附录E 估算公共建筑及集合住宅的通风得热/失热
附录F 公共建筑主要空间的设计新风量
附录G 几种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