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中国文化礼崩乐盛

礼崩乐盛

礼崩乐盛

定 价:¥42.00

作 者: 李宏锋 著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文化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3937033 出版时间: 2009-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87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社会的礼乐文化模式中,“礼”与“乐”往往以和谐一致的面貌呈现。然而,这种礼备乐和的表象背后,实际隐含着礼、乐二者间的巨大矛盾。本文即以“礼乐张力”为切入点,以春秋战国礼、乐关系为中心,深入剖析传统礼乐文化中蕴含的礼、乐矛盾以及人们对音乐艺术的体会和认知。从社会功能属性方面看,专制时代的“礼”,旨在维系以血缘宗法制为基础的等级秩序,确保王权统治长治久安。“礼”不仅作为普遍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言行,更渗透到灵魂深处,从根本上约束个人内心思想情感,将个体意识纳入群体规范,使个体生命价值湮没在以等级秩序为核心的、整齐划一的群体情感之中。相比之下,“乐”(即艺术,包括音乐、歌舞及诗歌等)则是一种发于内心的、“人情所不能免”的艺术形式,它强调形式本体独立和个体情感的自由展现,具有追求个性独立与生命自觉的本质特征。在极权专制时代的礼乐架构中,“礼”对“乐”的钳制与异化,与“乐”追求自身独立、追求个性自由、彰显个体生命意识的艺术本质间,形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二者间的这种内在张力关系,构成音乐艺术发展的基本动力。宗周礼乐文化模式以等级礼制为核心,“乐”逐渐从先前礼、乐混生的宗教状态脱离出来,明确成为“礼”的附庸和维系王权政治的工具。至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乐”在人性觉醒的时代精神感召下,自身蕴涵的与人性本质相一致的艺术特征日益凸显,与维系等级制度、压抑个性存在的“礼”形成尖锐对立。

作者简介

  李宏锋(1977-),男,汉族,唐山丰南人,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音乐学》编委、《中国音乐年鉴》编委。主要发表论文有《汉代丧仪音乐中礼、俗关系的演变与发展》、《传统礼乐文化的内在张力结构》、《“钱氏音差”解析》、《荀子的音乐体认及其现代启示》等十余篇,编著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艺术鉴赏》(合著)。参与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化部委托课题“中国艺术总论”,国家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六朝音乐文化研究》等课题。2007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之星”、“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庄汉生奖学金”。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附英文)
绪论
第一章 礼乐相互关系释义
 第一节 “礼”的本质特征
  一、“礼”之初义
  二、春秋战国时代“礼”的本质特征
  三、秦汉之后关于“礼”的论说
 第二节 “乐”的本质特征
  一、“乐”的形式本体独立表现本质
  二、“乐”的个体情感表现本质
  三、“乐”所蕴含的追求个性独立的生命自觉意识
 第三节 “礼”、“乐”二者间的矛盾对立关系
  一、“礼”与“乐”注重本体表现本质间的矛盾
  二、“礼”与“乐”情感自由表现本质间的矛盾
  三、“礼”与“乐”追求个性解放的生命自觉意识间的矛盾
  四、“礼”、“乐”矛盾对立所形成的“礼乐张力”
第二章 礼乐结合的历史渊源及春秋时代的。非礼用乐”行为
 第一节 先周礼乐文化的表现形态
  一、礼乐结合的早期形态
  二、夏商礼乐文化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宗周礼乐文化的表现形态
  一、宗周吉礼、军礼用乐概观
  二、宗周嘉礼用乐概观
  三、宗周禁乐之礼
 第三节 春秋“非礼用乐”行为的表现及其文化意义
  一、以追求更高等级认同为主要目的的“非礼用乐”行为
  二、以满足享乐欲望为主要目的的“非礼用乐”行为
  三、以追求音乐形式美感为主要目的的“非礼用乐”行为
  四、以追求情感表现及艺术感悟为主要目的的“非礼用乐”行为
第三章 对“礼崩乐坏”背景下若干春秋音乐事象的再分析
 第一节 赋诗之风的兴衰及其文化意义探讨
  一、春秋赋诗之风的兴盛原因
  二、春秋赋诗之风的兴盛及其歌唱形式与用诗类别
  三、从春秋赋诗之风的兴衰看“礼乐张力”在其中的作用
 第二节 春秋器乐艺术的独立发展
  一、春秋青铜乐器在形制、分布方面的发展
  二、春秋青铜乐器铭文及音律结构的演进
  三、春秋器乐演奏形式及风格、内容的多样化发展
 第三节 春秋乐人群体的变迁及音乐体认
  一、春秋乐人的社会地位及管理方式
  二、春秋乐人群体变迁下的音乐传播
  三、“乐与政通”——春秋乐人群体的音乐体认之一
  四、“乐与天通”——春秋乐人群体的音乐体认之二
第四章 “礼乐张力”下的孔子音乐体认
 第一节 “礼一仁一乐”的学说模式及“乐”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定位
  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礼”及“复周礼”的政冶理想
  二、“复礼”的内在超越之路——“仁”及其在礼乐融通中的桥梁作用
  三、“乐”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定位
 ……
第五章 “礼乐张力”在战国时代音乐演进中的制约作用
第六章 “礼乐张力”相关问题界说及其在中国音乐历史进程中的意义
结论
附录一 《左传》所见春秋“非礼用乐”事例一览表
附录二 《左传》所见春秋“赋诗”年表
附录三 论文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