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创新教学研究》(以下简称《创新教学研究》)是四川省教育厅教改立项课题。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川教〔2005〕198号)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为作者近三年来在该课题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方面的相关成果,既可为同行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又可为学生提供可读性强的阅读材料,是一本融理论性、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学生学习“概论”课时的课外阅读材料。笔者在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以充分理解、把握和充实教学内容为原则,以提高。概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宗旨,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他新。”一是教学内容的创新。本书紧密结合国家指定教材的基本理论、重点及疑难问題,精心从有关专著、历史文献、回忆录、报纸杂志、研究论文等当中选材,既注意把握思想性、科学性和可信性,又较好地突出针对性、生动性和可读性。为此,每章都设有五个板块。第一板块: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第二板块:重要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点;第三板块:重点、难点及疑难问题解析;第四板块:相关案例精选;第五板块:理论联系实际。本书理论部分内容凝练,重点突出;案例部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融思想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一体。二是教学方法的创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就“概论”课来讲,如何提高和强化。概论。课的实效性,让其进入学生的。耳、脑、心。,使学生不仅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而且懂得为什么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方向。(1)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本书结合“概论”课程的特点,专门设计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板块,在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的同时,既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本身的内容为主体,旨在帮助学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明辨是非,又注重关注现实问题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尽可能帮助学生了解应当用什么样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从就事论事、只关注现象形态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帮助学生学会科学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以学生为本,心系学生,循循善诱。在进行。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时,一定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取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尽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根据所在学校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用他们身边生动鲜活的事例、喜闻乐见的语言、新颖活泼的形式对学生循循善诱,把理论讲新、讲活,变严肃为活泼,变深奧为浅显,变枯燥为趣味盎然。这对学生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形成作用甚大。本书依据教材的章节结构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设置了诸多与理论相关的现实问题,以便学生在深化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教育和启迪,真正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