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序
1 绪论
1.1 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问题综述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
1.2.1 社区概念的源起
1.2.2 关于“社区”的概念
1.3 有关社区理论及社区研究综述
1.3.1 有关社区的理论综述
1.3.2 西方社区研究的发展概述
1.3.3 我国社区研究的发展概况
1.3.4 本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书结构
2 从计划到市场的体制转型对城市社区的影响
2.1 体制转型是促进城市社区变迁的主要动力
2.1.1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与我国当前的体制转型
2.1.2 体制转型对社区变迁的作用途径
2.1.3 关于城市社区变迁的判断
2.1.4 实证研究:上海城市社区与体制关系
2.2 体制转型机制的深层次分析
2.2.1 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2.2.2 城市社会关系变迁
2.2.3 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
2.2.4 住房政策导向
2.2.5 社区建设管理政策导向
2.3 体制转型导致的城市社区变迁特点
2.3.1 社区分层与隔离的加剧
2.3.2 社区内部异质性的加深
2.3.3 社区脱离单位控制、市民利益社区化
2.3.4 现代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淡化趋势
2.3.5 社会问题在社区的非匀质显现
2.3.6 城市更新过程社区弱势社会特征的延续
3 快速城镇化进程及其对城市社区的影响
3.1 快速城镇化对城市社会和社区的影响
3.1.1 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居住人口的巨大压力
3.1.2 快速城镇化对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影响
3.1.3 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急剧变化
3.1.4 社区规划面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化的挑战
3.2 转型期城市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新要求
3.2.1 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新要求
3.2.2 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的新要求
3.2.3 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的影响
4 社会转型期社区的类型及空间分布结构
4.1 城市社区的区位影响因素与聚类过程
4.1.1 社区区位属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1.2 城市社区聚类过程分析
4.2 城市社区分类及其比较
4.2.1 城市社区类型及其比较
4.2.2 上海城市社区类型的实证研究
4.3 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的空间结构研究
4.3.1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层次分析
4.3.2 上海城市社区总体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
5 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规划
5.1 关于城市社区合理规模及功能的探讨
5.1.1 关于城市社区合理规模的探讨
5.1.2 社区的功能
5.2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目标与思想基础
5.2.1 社区规划的目标
5.2.2 社区规划的思想基础
5.3 社区物质环境规划
5.3.1 社区物质环境规划的基本要素
5.3.2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社区规划中的物质环境要素
5.3.3 当前城市社区规划中物质环境规划的重点
5.4 社区社会发展规划
5.4.1 社区规划中的社会发展规划的定义和原则
5.4.2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规划中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5.5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
5.5.1 社区经济的概念和主体定位
5.5.2 社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5.5.3 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与重点
5.6 “社区化”理念与社区单元规划方法
5.6.1 “社区化政策”的内涵
5.6.2 社区单元规划方法:作为规划结构的社区单元要素
6 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建设发展模式的选择
6.1 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
6.1.1 发达国家政府和社区团体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6.1.2 发达国家城市社区工作模式
6.2 公众参与下的城市社区建设
6.2.1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发展
6.2.2 社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模式与问题
6.2.3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6.3 社会资本和社区发展模式选择
6.3.1 社会资本的概念、核心及其社会学意义
6.3.2 社会资本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意义
6.3.3 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建设发展模式的选择
6.3.4 政府与社区发展
6.3.5 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7 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规划问题的现实探索
7.1 转型期社区睦邻关系的再造
7.1.1 社会转型期社区邻里关系的理论探讨
7.1.2 社区邻里关系淡化的原因分析
7.1.3 社会转型期邻里关系再造的途径和方式
7.2 对社区老龄化群体的规划关注
7.2.1 针对社会老龄化人口的理论探讨
7.2.2 以社区照顾作为解决社会老龄人口问题的主导策略
7.3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问题的规划考虑
7.3.1 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社会的矛盾现象
7.3.2 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
7.3.3 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问题的规划探讨
7.4 中低收入家庭所在社区的规划对策
7.4.1 中低收入家庭聚居社区的理论探讨
7.4.2 社会转型期中低收入家庭聚居社区的规划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