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访谈的主题分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三个部分。自1956年中国政府组织制定第一个“向科学进军”的蓝图——《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简称“十二年规划”)——以后,中国的政治风浪一波高过一波,到“文化大革命”时更是达到顶峰。那种环境对于当时尚不能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事实上,在1956:1976年间,真正按计划组织大量人力实施并取得重要成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恐怕也只有这三项。 每一个项目的历史过程,本书都选了几位至十余位当事人来讲述。在排列访谈录时,按当年分工和所在单位划为若干组合,每个组合中受访人依首次受访时间排序。这些受访人有的来自中国科学院,有的来自高等院校,有的是“老”科学家,有的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有的当时还是学生,还有几位是专职的科研管理干部。尽管被询问的都是几乎相同的问题,但由于当时所处的位置不同,以后的地位各异,认识水平不一,以及各人记忆力和表述风格的差别,他们所做的答复不尽相同。对口述历史而言,这样的结果在所难免,甚至迥然不同也是其应有之意,正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展示历史的多面性、多层性、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