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2005黄河河情咨询报告

2005黄河河情咨询报告

2005黄河河情咨询报告

定 价:¥50.00

作 者: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编著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7343820 出版时间: 2009-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字数:  

内容简介

  2005年黄河流域主要8座大型水库的蓄水量较2004年增加114.4亿m3。2005年小浪底水库仍属于拦沙初期运用阶段,库区淤积量为2.91亿m3,淤积主要集中于汛期。自1997年截流至2005年11月,小浪底水库库区总淤积量为18.19亿m3,库区淤积部位主要在汛限水位225 m以下,库区泥沙主要以异重流的形式排出;自运用以来,年均排沙比为16.38%。自2003年,三门峡水库实施了非汛期最高水位不超过318 m的运用方式。3年来,潼关以下库区共冲刷泥沙1.65亿m3;淤积重心逐渐下移,非汛期90%以上的淤积量集中在黄淤30断面以下。2005年潼关高程下降0.23 m。结合新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新要求,2005年咨询的重点内容主要为:①河龙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分析;②渭河下游冲淤规律及输沙用水量分析;③2003~2005年三门峡水库运用效果总结分析;④小浪底水库运用6年的效果总结分析;⑤黄河下游洪水期排沙比与来水来沙关系;⑥黄河下游洪水期分组泥沙冲淤规律;⑦黄河下游输沙用水量分析;⑧宁蒙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分析。黄河的水沙输移及河床演变规律极为复杂,所开展的上述专题咨询研究仍是初步的,对于诸如河龙区间的淤地坝拦沙作用、宁蒙河段河床演变规律、黄河输沙用水量及分组泥沙造床作用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简介

暂缺《2005黄河河情咨询报告》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综合咨询研究报告
第一章 流域水沙特性的变化
第二章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分析
第三章 宁蒙河段河床演变分析
第四章 渭河下游平滩流量变化及其对水沙条件的响应
第五章 三门峡水库冲淤变化分析
第六章 小浪底水库运用及库区水沙运动特点
第七章 黄河下游水沙特性及冲淤演变分析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报告
第一专题 2005年黄河流域水沙特性分析
第一章 汛期降雨特点
第二章 流域全年水沙特点
第三章 洪水特点
第四章 水库运用及对于流水沙的影响
第五章 流域引水及冲淤分布情况
第六章 近年来流域降雨及于流水沙变化的基本特点
第七章 主要认识
第二专题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分析
第一章 研究区域水文泥沙概况
第二章 坝库参数与减沙效益关系分析
第三章 水土流失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关系分析
第四章 淤地坝面积比与减沙比关系分析
第五章 水土保持措施对泥沙粒径的影响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三专题 渭河下游冲淤变化及输沙用水量初步分析
第一章 近期渭河水沙变化
第二章 近期河道冲淤演变特点
第三章 渭河下游平滩流量变化与水沙条件响应关系
第四章 渭河下游洪水期输沙及冲淤临界水沙条件分析
第五章 渭河下游汛期输沙用水量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四专题 2005年三门峡库区冲淤变化分析
第一章 入库水沙条件
第二章 水库运用情况
第三章 水库冲淤变化
第四章 潼关高程变化
第五章 2003~2005年运用效果分析
第六章 主要认识
第五专题 2005年小浪底水库运用及库区水沙运动特性分析
第一章 入库与出库水沙条件
第二章 水库调度方式及过程
第三章 库区冲淤特性及库容变化
第四章 异重流运动特点
第五章 小浪底水库运用6年总结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建议
第六专题 2005年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及河床演变特性
第一章 下游水沙概况
第二章 下游洪水及冲淤特点分析
第三章 黄河下游冲淤演变分析
第四章 洪水期黄河下游河道排沙比与来水来沙关系
第五章 黄河下游洪水期分组泥沙冲淤演变分析
第六章 输沙用水量分析
第七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