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外交、国际关系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

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

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

定 价:¥30.00

作 者: 阎学通,徐进 等著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丛编项: 清华国际关系丛书
标 签: 国际关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1235612 出版时间: 2009-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每章都以思想分析方法或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为开头,目的是使读者能迅速理解理论认识背后的思想逻辑是什么。笔者认为,对于想创造国际关系新理论的学者来讲,了解创造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方法比了解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更重要。了解一种理论背后的思想方法如同了解织网的方法,这比了解不同渔网的区别更有助于知道如何织网。本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以启示的方式结束,目的是借鉴先秦思想来理解现代国际政治现象,或丰富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这种尝试也是我们研究先秦国家间思想的终极目的。本书所介绍的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有两类,一类是某一思想家的系统性思想,如管子、老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一类则是系统性不强的思想,如《左传》、《战国策》、《礼记》、《吕氏春秋》。故此,我们在编排上将系统性较强的思想置于前,将系统性差的置于后,并且按思想家和典籍的时间先后排序。希望这种编排有助于读者观察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的传承和争论。另外,我们在前面放了一篇《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概述》,后面放了一篇《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流派的异同》。前一篇是为了使读者能迅速了解先秦思想家们关于国家间政治思想的精粹,后一篇是帮助读者对先秦时期的国家间政治思想有一个整体性的和比较性的理论认识。

作者简介

  阎学通,现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政治科学》主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博士(1992年)。著、编专著、教材多部,代表作为《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国际关系分析》、《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中国国家利益分析》,译著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另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及报刊上发表文章两百余篇。徐进,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2008年)。与阎学通教授合编教材《中国先秦国家问政治思想选读》(第二作者),译著有《战争与国家形成:春秋战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另在《国际政治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等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流派概述
第一节 诸子的思想
第二节 典籍中的思想
第二章 管子的霸业思想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国家实力观
第三节 霸业与王业的建立
第四节 睦邻、慎战、和谐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
第一节 从人性出发的战争观
第二节 依恃于道的和平观
第三节 取天下的策略
第四节 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 孔子的仁德取天下思想
第一节 思想分析方法
 第二节 君主与国家的关系
 第三节 国家间冲突及解决策略
 第四节 规范、体系与秩序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墨子的集体理性和非攻思想
 第一节 既有研究及其不足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第三节 行政实体行为的相似性原理
 第四节 非零和博弈与向下建构
 第五节 非攻的安全观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孟子的仁政治天下思想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分析方法
 第三节 冲突原因及解决策略
 第四节 国家实力观
 第五节 国际权力的性质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苟子的等级秩序思想
 第一节 分析方法
 第二节 国家实力观
 第三节 国际权力观
 第四节 国际秩序观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 韩非子的实力至上思想
 第一节 思想逻辑体系概述
 第二节 人性逐利的逻辑前提
 第三节 实力竞争的时代背景
 第四节 奉法图强的政治路线
 第五节 赢得战争的战略指导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九章 《左传》中的国家间干涉思想
 第一节 干涉的定义
 第二节 干涉的类型
 第三节 干涉的合法性
 第四节 干涉的成败
 第五节 干涉对邦国关系的影响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十章 《礼记》中的和谐世界思想
 第一节 内圣外王论的提出
 第二节 性善论与内圣外王
 第三节 平天下的条件
 第四节 华、夷与平天下
 第五节 霸权的稳定与和谐的世界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第十一章 《战国策》中的霸权思想
 第一节 分析的视角
 第二节 霸权的实力基础
 第三节 规范对霸权的作用
 第四节 争霸的基本战略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第十二章 《吕氏春秋》中的战争杂学思想
第一节 有实证色彩的论证方法
第二节 义、利之辩与正义战争
第三节 国家利益、实力与崛起
第四节 国家战略诚信的重要性
第五节 人性与战争根源
第六节 等级、实力与国际秩序
第七节 结论与启示
第十三章 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流派的异同
第一节 研究成果与局限
第二节 思想分析方法
第三节 国家间秩序
第四节 国家间领导权
第五节 霸权的转移
第六节 理论及策略启示
附录1 国际关系理论是普世性的
附录2 Why Is There No Chinese School Of IR Theories
撰稿人简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