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利益分享经济学

利益分享经济学

利益分享经济学

定 价:¥60.00

作 者: 李炳炎 主笔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7671503 出版时间: 2009-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76 字数:  

内容简介

  《利益分享经济学》上编,包括第一、二、三章。第一章综述了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第二、三章简述了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通过这三章,对西方分享经济实践与理论的脉络做了简要的历史回顾。这是我们对之进行借鉴所必须做的工作。《利益分享经济学》中编,包括第四章至第十四章的内容,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包括理论逻辑、运行机制和制度创新等方面。从而可以对这一新的理论有立体化的感觉,也就是说,它是有血有肉、有骨架有经络的不断发展的生命体一样的新理论体系。本编的主题是经济观的变革,即从旧的与计划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利益独占的经济观,转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利益分享的新经济观的重大转折。《利益分享经济学》下编,包括第十五章至第二十六章的内容,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针对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分化难以抑制的现实状况,作了其产生原因与治理对策分析,有针对性地树立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社会公平观,在理论界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实现机制的命题。

作者简介

  李炳炎,男,江苏无锡人,1945年2月出生,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获得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特岗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曾任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江苏小康与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市场营销学会会长、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顾问、南京金箔集团顾问等。1981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导师为著名经济学家卓炯先生。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教授。代表性论著《李炳炎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新成本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需要价值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社本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卓炯:经济学的革命》(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中国经济大变革一一从产品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理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共同富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发表论文500余篇,论著获奖百余项。其中,获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项,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一项。

图书目录

序言
自序
导论:中西方分享经济理论代表性观点比较评析
一、西方分享经济理论:对“滞胀”现象的解读与矫治
二、社会主义分享经济观:从利益独占转到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
三、中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简要比较
四、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上编 扬弃与借鉴:西方分享经济实践与理论考察
第一章 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及其启示
一、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发展情况
二、西方分享经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章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一、威茨曼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
二、分享经济产生的反响
三、对威茨曼理论的相关评论
第三章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一、纳什谈判解
二、后进学者的研究
三、趋势与借鉴
中编 经济观变革:从利益独占转到利益分享
第四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实践形式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是分享经济产生的沃土
二、除本分成制与净产值分成制改革的历史回顾
三、海安县施行的“企业效益拆成制
四、深圳蛇口试行的“剩余收益制
五、我国农村股份合作社
六、国企改革新模式:期股买断,工人自治,建立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
七、中国特色职工参与制的典范:“鞍钢宪法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一、从利益独占到利益分享
二、利益分享经济观的第一个来源
三、利益分享经济观的第二个来源
四、社会主义分享经济运行机制论
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型经济在理论上的复归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公式
一、新经济理论演进的内在逻辑
二、关于新经济理论总纲的进一步考察
三、关于建立新经济理论体系的探索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的范畴体系
一、研究对象的变革:由所有制转到生产方式
二、“需要一般”:新理论体系的始点范畴
三、自主劳动:新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
四、社会主义商品价值构成的特点
五、“需要价值”:新理论体系的中心范畴'
六、“社本”的分类与结构
第八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典型形式
一、典型形式Ⅰ:企业净收入分成制
二、典型形式Ⅱ:工人所有制股份公司
第九章 分享制能够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运用净收入分成制于初次分配的案例分析
一、两个层次的利益分享
二、净收入分成制典型案例:内蒙古黄河铬盐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证分析
三、实现利益分享的运行机制
四、对几种分配理论观点的理性思考
第十章 确立劳动者对劳动的所有权制度
实现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
一、劳动者对劳动的所有权制度及其重要性
二、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利益分配不协调现象
三、实现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和协调.、
第十一章 股份合作制经济的两种发展趋势与利益分享
一、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思想渊源
二、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三、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未来发展的导向原则:
劳动权益主导下的利益分享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特殊功能与现实社会制度基础
一、中国特色分享经济的特殊功能分析
二、我国现阶段实施分享制的现实社会制度基础
三、通过利益分享机制有效抵御“滞胀”、矫治宏观失衡
四、通过刺激和扩大有效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
一、对工资制经济的反思与分享制经济的机制创新
二、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理论意义和制度创新
三、中国特色分享经济制度的实践价值
下编 新路径开拓:通过利益分享实现共同富裕
第十五章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居民收入的基本内涵
二、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的特点
三、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四、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已出现差距过大,但还未达到两极分化
五、准确理解两极分化问题
第十六章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
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研究
一、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般性成因分析
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特殊性成因分析
三、治理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措施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来源与本质内涵
一、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渊源
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
第十八章 社会公平、社会和谐与利益分享
一、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公平观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观
三、经济利益的本质和利益分享的必要性
……
第十九章 以利益为主线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第二十章 加快二元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城乡共同富裕进程
第二十一章 探索工人阶级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新途径
第二十二章 构建以利益分享为轴心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第二十三章 中国特色企业制度创新与利益分享
第二十四章 开拓从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第二十五章 通过利益分享推进共同富裕实现进程的对策大思路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