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公共哲学·第1卷:公与私的思想史

公共哲学·第1卷:公与私的思想史

公共哲学·第1卷:公与私的思想史

定 价:¥38.00

作 者: (日)佐佐木毅,(韩)金泰昌 主编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公共哲学丛书
标 签: 哲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074788 出版时间: 2009-06-01 包装: 精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96 字数:  

内容简介

  1.本书源自“将来世代国际财团·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1次公共哲学共同研究会的主题——“从比较思想史的脉络看到的公私问题”(1998年4月25日-27日,丽嘉皇家大饭店.京都)。2.作为专题收录了将来世代国际财团、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2次新文明文化研究会——“印度古典在21世纪的意义”(2001年3月24日-25日)上的奈良毅的“印度思想史中的公与私”论题。 3.第1次公共哲学共同研究会与会者名单参见卷末。 4.论题及议论已经本人校阅。论题在主要内容不变的原则下,有的部分重新改写。议论的内容有所删减。

作者简介

  佐佐木毅(Sasaki Takeshi),1942年生,东京大学前校长,现为学习院大学教授,政治学家。主要著作:《马基亚维利的政治思想》(岩波书店,1970年);《柏拉图与政治》(东京大学出版会,1984年);《政治学讲义》(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

图书目录

前言一
前言二
论题一 西欧思想史中的公与私
1.古希腊、古罗马时代:public、private的原义及其背景
2.中世纪之普遍世界
3.国家的出现
4.自由主义模式的形成Ⅰ:国家理论的重组
5.自由主义模式的形成Ⅱ:走向立宪政治
6.自由主义模式的修正
结语:几点提示
围绕论题一的讨论
论题二 中国思想史中的公与私
1.中国“公”的词源
2.“平分”概念的由来
3.天之公
4.对日本公私问题的启发
 围绕论题二的讨论
综合讨论 一
 国际法与“public”/生产体制与公私/约翰·洛克与公共性/比较的观点/公共性与公共空间
论题三 伊斯兰教思想史中的公与私
1.阿拉伯语中的“公、私”概念
2.信徒义务(法力多)的本质
 3.对伊斯兰教中“公、私”问题的相关情况调查
 4.伊斯兰教的逻辑验证
 5.伊斯兰教智慧解决公共问题诸例
 6.结语
 围绕论题三的讨论
论题四 
——“公”、“私”与“public”、“private”的比较
1.“public”与“private”
2.“公”与“私”
3. 
围绕论题四的讨论
综合讨论 二
公共性与世俗化/伊斯兰教的世俗化/日本的世俗化/日本人的自我意识/伊斯兰教的多样性与原则性
拓展
 公与私的思想史/公共性与近代社会/公共性与国际法/公共性与政治理论/公共性与教育/“多”与“一”的统合/共识(consen.SUS)的形成/公开(publicity)/审视公与私/从空间到时空间/儒学的视点/伊斯兰教的观点/“另一个近代”/对公共性的看法/人类的形成与公共性/走向“活私开公”
特论 印度思想史中的公与私
1.基于不干涉共存主义的多样性
2.基于现实妥协主义的灵活性
3.基于家族尊重主义的公共性
结语
后记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