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生态系统。按照国际湿地公约(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域。湿地不仅集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资源为一体,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生活和生产资料,还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维持物种多样性、改良盐碱、科普教育等,历来有“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和“科普博物馆”的美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位于黄河人海口的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最年轻、最具特色的湿地。它的突出特色是:海洋与河口交互性、海陆过渡性、新生性、类型多样性、生态脆弱性和面积变化不稳定性。目前,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大规模开发、海平面上升和海岸蚀退等诸多问题,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天然湿地不断萎缩,人工湿地不断扩大。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独特性及其面临的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为此,本课题组在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批准号2006GG2206019)的资助下,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作者把这些研究成果整理成该书。全书共分六部分。第1部分主要论述了湿地及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湿地研究的进展。第2部分主要论述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类型、面积和生态功能等。第3部分主要对黄河三角洲湿地10项主导生态功能的价值进行了量化估算,并对估算结果进行了论证分析。第4部分主要对湿地生态补偿进行量化研究,并对补偿主体、补偿标准等问题作了探讨。第5部分主要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目前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验证。第6部分主要应用遥感技术对黄河三角洲湿地近20年来的变化作了研究,分析了湿地动态变化的原因,提出了湿地保护措施。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科学严谨,浅显易懂,可作为地理、环境、生态等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国家相关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