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范围
四、展开框架
第一章 公诉权制约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第一节 公诉权制约的理论基础——权力制约理论
第二节 公诉权制约的现实依据
一、公诉权:极易滥用的权力
二、刑事公诉:无法弥补的“伤害”
三、公诉权:社会秩序的“双刃剑”
第二章 公诉权制约的对象——公诉权滥用
第一节 域外公诉权滥用的基本形态
一、违反实体条件的滥用
二、违反程序条件的滥用
三、违反公诉裁量权的滥用
四、对域外公诉权滥用形态的评述
第二节 我国公诉权滥用的认定标准及现实形态
一、我国公诉权滥用的认定标准
二、我国公诉权滥用的现状考察
三、我国公诉权滥用的程度评估
第三章 比较法视野下的公诉权制约制度
第一节 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对公诉权的制约
一、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对公诉权制约的理论依据
二、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对公诉权制约的制度考察
三、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对公诉权制约的基本限度
四、责任与独立的平衡:评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对公诉权的制约
第二节 上级检察官对公诉权的制约
一、上级检察官制约的范围与方式
二、上级检察官制约之限度
三、上级检察官制约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法官对公诉权的制约
一、法官对公诉权制约的理论依据
二、法官对公诉权制约之基本制度
三、庭前公诉审查程序的基本特征
四、司法审查与防止公诉权滥用
第四节 公众对公诉权的制约
一、对公诉权社会制约之基本形式
二、公众对公诉权制约制度的评析
第四章 我国公诉权制约制度现状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诉权制约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现状
一、执政党的制约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制约
三、检察机关的内部制约
四、人民监督员的制约
五、法院的制约
第二节 我国公诉权制约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
一、制约的任意性,非规范化
二、制约的单向性,非相对化
三、制约的片面性,非平衡化
四、制约的行政性,非司法化
五、制约的地方性,非统一化
六、制约的内部性,非外部化
七、制约的权力性,非权利化
八、制约的社会性,非法律化
第三节 我国公诉制约制度的评价
一、我国公诉权制约的成效
二、检察控权模式下我国制约起诉权的内在结构
三、我国公诉权制约功能之不足
第五章 我国公诉权制约制度的进路
第一节 我国公诉权制约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分权制衡原则
二、相对独立原则
三、正当程序原则
四、适度平衡原则
第二节 我国公诉权制约制度的完善
一、规范人大个案监督
二、完善检察机关的内部制约
三、人民监督员审查的听证化
四、建立预审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