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法的概念/1
第一节 民法的词源/l
第二节 民法的分类/2
一、形式民法和实质民法/2
二、民事普通法和民事特别法/2
三、广义民法和狭义民法/2
第三节 主客体关系的一般理论/3
一、关系、规则、法律比较/3
二、可支配稀缺资源概念/6
三、主体和客体的定义/6
四、作用、支配、归属比较/7
第四节 主体是意志的存在形式/10
一、如何理解欠缺行为能力人的意志/10
二、行为的概念/12
三、主体的结构/13
四、人身的结构/15
五、人身的误解/17
六、准人身概念/19
七、人身遗存概念/20
第五节 人格的概念/22
一、人格的词义/22
二、人格的本质/3l
三、人格的等级/35
四、人格和人性/37
五、人格和人权/4l
六、人格的历史/48
第二章 民法的属性/55
第一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55
一、如何理解人格平等/55
二、“调整”的含义/56
三、民法的调整对象/58
四、法律逻辑的元点和归宿/59
第二节 民法的体系/61
第三节 民法的效力范围/63
一、民法效力范围的概念/63
二、时间上之一般适用限制/64
三、空间上之一般适用限制/66
四、时空适用之特殊限制/66
第四节 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67
第五节 民法的渊源/68
一、民法的实质渊源/69
二、民法的形式渊源/69
第六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70
一、如何理解“民法基本原则”/70
二、义务自主原则和义务原状原则/73
三、民法若干基本原则分析/75
第七节 民法的本位/80
一、法律本位的概念/80
二、权利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关系/82
三、古代民法的本位/84
四、“从契约到制度”质疑/84
五、“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质疑/85
第八节 民法的精神/87
一、“法的精神”概念/87
二、“民法精神”概念/88
三、部门法律关系中自然人主体性之区别/90
第九节 民法的本质/93
一、法律的规范对象/93
二、法律的本质/96
第三章 民事关系/103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103
一、法律关系是强制关系/103
二、法律关系的基本类型/106
三、法律关系是意志关系/106
第二节 民事关系的概念/107
第三节 民事关系的要素/109
一、通说的法律关系要素/109
二、“法律关系客体”是伪概念/llO
三、法律关系的根据/111
四、法律关系的要素/2
第四节 民事关系的本质/113
第五节 民事关系的分类/117
一、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117
二、绝对关系和相对关系/118
三、法定民事关系和意定民事关系/125
四、支配关系和归属关系/125
五、使用权关系、许可使用权关系、许可他人行使权利关系/126
六、对立性民事关系和平行性民事关系/126
七主民事关系和从民事关系/127
八、有因关系和无因关系/128
九、基础性民事关系和救济性民事关系/128
第六节 民事关系的变动/129
一、民事关系变动的概念/129
二、民事关系变动的原因/131
三、民事关系变动的种类/133
第四章 民事权利概论(一)——权利的概念/136
第一节 权利的定义和本质/136
一、权利的定义/136
二、现有权利定义之缺陷/138
三、权利的本质/141
四、民事权利之逆向表述——民事义务/144
第二节 权利的客体/147
一、民事客体的概念/147
二、权利的要素/147
三、权利客体的分类/149
四、权利客体和归属对象比较/154
第三节 物的概念/155
一、物的定义/155
二、占有的概念/157
三、物的分类/166
第五章 民事权利概论(二)——权利的属性/181
第一节 权利可否放弃/181
第二节 权利可否不行使/184
第三节 权利可否包含义务/186
一、所有权/187
二、代理权/187
三、监护权(探望权实为监护权之权能)/188
四、受领权/188
五、“同居权”/190
六、身份权/190
第四节 权利可否无强制力/191
第六章 民事权利分论(一)——民事权利的基本分类
第七章 民事权利分论(二)——人身权分类
第八章 民事权得分论(三)——民事权利以作用分类
第九章 民事主体(一)——自然人
第十章 民事主体(二)——法人
第十一章 法律行为概论
第十二章 法律行为分论
第十三章 代理
第十四章 民法中的时间
第十五章 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