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7年2月浙江大学首先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卫生课以来,国内很多高校也先后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卫生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浙江大学曾对四个教学班累计691人的教学干预效果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显示96%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有帮助”,心理健康平均水平由干预前的“一般”提高到“良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越来越大,但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必修课的不多,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尤其是高职院校。由于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偏见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不了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较大压力。2008年9月,在我们对浙江省高校开展的一次调查中显示,关于课程名称,教师中选“心理修养”的占44.44%、选“心理健康”的占33.33%、选“心理保健”和“无所谓”的分别占11.11%;而学生中希望用“心理修养”的占54.78%、用“心理健康”的占11.30%、用“心理保健”的占7.83%,其余的选“其他”或“无所谓”。他们认为“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课程名称给人的感觉是“自己心理有病才会选这门课,心里总是怪怪的”,“心理修养”这一名称则“体现心理素养或素质,起码没有把我们当病人,容易接受”,“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提高心理修养,即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等。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良好的健康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和谐,再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浙江大学马建青教授曾在20世纪80年代末指出心理卫生有三级功能:初级功能——防治心理疾病;二级功能——实现心理调节:三级功能——促进心理发展。“心理修养”真正体现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发展的理念,真正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和着眼点,也能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从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