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修改研究:原则·模式·技术》作者尽力搜集和疏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立法和法律修改的文献资料,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整合和系统化,而又不拘泥既有的结论,提出一些独到的概念、命题,诸如“法律的维修”,法律作为 “公共产品”的特点,法律“供非所求”的弊病, “法的生命周期”的理论,法律解释有时就是法律修改……等等,大都能给人新颖的启迪。其中特别是运用经济分析法学和法社会学的一些理论于法律的修改方略,从“公共产品”的视角来探讨法律修改的动因和法治市场的供求关系,说明法律修改的必要性、必然性、安全性等等。作者提出的“法律维修”概念,将执法检查、检测、发现故障等活动,作为法律修改的“前置程序”,也是颇有见地和实用价值的。法律修改的实践发展,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法律修改的原理、动因、程序、技术等重大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法律修改的经验、做法、不足等进行梳理和总结,迫切需要了解、学习、借鉴外国有关法律修改的理论观点、制度规范和技术方法。但在新世纪初期,国内关于法律修改的专门著述可谓凤毛麟角;国外专门研究法律修改的英文著述也难以寻觅。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法律修改问题,就不仅是一个立法理论和法理学的学术问题,它更成了一个立法实践或者立法工作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