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党政读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辅导百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辅导百问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辅导百问

定 价:¥28.00

作 者: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辅导百问》编写组 编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党政读物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2089570 出版时间: 2009-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字数: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辅导百问》是为了响应中央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号召而编写的普及读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辅导百问》采用问答方式,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如何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坚决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进行了科学、具体的回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辅导百问》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高等学校师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辅导百问》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3.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现实针对性?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法治实践和理论的集中体现?
5.怎样理解监督制约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关键机制?
6.为什么说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求充分地尊重和保障人权?
7.怎样正确认识司法独立与服务大局理念的关系?
8.为什么说法律权威与党的领导是一致的?
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模式的重大创新?
10.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
11.怎样认识中国法治模式的特殊性是由特殊的发展路径所决定的?
12.怎样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13.怎样理解法治理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法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
14.怎样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15.什么是“三个至上”?为什么说“三个至上”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16.怎样理解“三个至上”的进步性?
17.怎样理解“三个至上”的针对性?
18.在实践中怎样坚持“三个至上”?
1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彻底的人民性?
20.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原理?
2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2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2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2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哪些方面推动了中国法治建设?
2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意义?
26.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7.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改变?
28.为什么说依法治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重要保障?
29.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30.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前提是什么?
31.为什么说法制完备是一个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32.为什么说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33.为什么说宪法法律集中表达和体现了人民利益?
34.为什么说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35.为什么说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尊严?
36.为什么说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树立和维护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
37.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在哪里?
38.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9.为什么说执法为民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
40.执法为民是如何具体地体现宪法原则的?
41.执法为民是如何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42.如何理解执法工作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43.如何做到执法为民?
44.怎样理解执法依靠人民?
45.为什么说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
4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47.为什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公民和政治权利?
48.为什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49.为什么要保障特定群体的权利?
50.坚持文明执法要求做到哪些方面?
5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公平正义指什么?
52.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53.如何看待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望?
54.如何理解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平正义?
55.为什么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
56.如何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7.为什么说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
58.为什么说确保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是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
59.如何理解利益均衡是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60.如何理解法律中的公平正义与“理情兼顾”的融合?
61.程序正当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62.为什么说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
63.怎样理解服务大局的理念?
64.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65.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66.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67.为什么说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大政治责任?
68.为什么说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69.为什么说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要求?
70.为什么说服务大局是解决政法工作中现实问题的客观需要?
71.为什么说服务大局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72.社会主义法治怎样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73.社会主义法治怎样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74.社会主义法治怎样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75.社会主义法治怎样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76.社会主义法治怎样保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77.政法工作人员如何做到胸怀大局?
78.如何做到立足本职?
79.如何做到正确履职?
80.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81.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
82.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83.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
8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85.为什么说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8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87.如何正确认识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执行国家法律的关系?
88.如何正确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关系?
89.如何切实增强党的观念?
90.怎样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法治中的指导地位?
91.如何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
92.如何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作用?
……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