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计五篇20章(含“总论”),分历史、当下、艺术人类学的思考三个层面对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进行全面研究。历史层面含“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的回顾总结和理论反思”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文论研究”两篇;当下层面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当前文艺理论重大问题研究”和“信息化、消费化时代的审美文化与艺术产业”两篇;末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中国化问题的艺术人类学解析”为艺术人类学的展望层面。“总论”从宏观上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五个基本问题:该命题的科学性、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关系、它与当代文艺学理论创新的关系、方法论问题和从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第一篇“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的回顾总结和理论反思”分启蒙、奠基、十七年、“文革”、新时期五个时段,客观回顾和考察了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初步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对此进程中产生的标志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和阐发,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失误的教训,并进行了理论的反思。第二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20世纪古代文学、文论研究”认真回顾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今中国古代文学、文论研究应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曲折历程和具体方式,在革命进程与学术命运交织而成的总线索下重点揭示了在“左”的干扰下,中国文学、文论研究存在的革命化、政治化印迹,并以介入社会和学术本位、理论阐释型研究和实事考证型研究、中西古今之争三个维度反思了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文论研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更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第三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当前文艺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应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着重探究新现实、新语境中审美意识形态论、人文精神、全球化语境下文艺理论的实践应用三个重要问题。对审美意识形态论提出的背景、过程和重要理论意义和新世纪以来围绕该问题的新争论进行了再反思;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阐释为价值坐标,考察了上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和新理性精神文论的深层内涵;对我国文艺理论教材体系和教学实践、文艺学的学科危机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第四篇“信息化、消费化时代的审美文化与艺术产业”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实践中出现的重要现象——艺术产业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系统论述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要义及其后“西马”理论家的多方阐发,着重探讨了当代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规律,揭示出当代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并明确提出新的社会语境中产业化艺术应当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力量的主张。第五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中国化问题的艺术人类学解析”以全球性的人类学本土化运动为背景,重点评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基本话语的历史合法性及其艺术人类学价值,在完全本土化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交织的人类学语境中,追问新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中国化是否即是西方主流人类学所指证的“部分真理”之追求的理论问题。本篇提出的问题及其解答将有助缓解或克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面临的“既有理论的涵盖面在缩小,对新的世界性文艺现象的某些方面说服力在减弱”的挑战。全球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我国大学文科教学和文艺学学科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有所削弱,然而当代文艺新现实、新现象、新问题又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给予应对和回答。本书或可为构建我国当代文艺学、美学的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健康、蓬勃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