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国家法、宪法宪法学学习参考书

宪法学学习参考书

宪法学学习参考书

定 价:¥31.00

作 者: 陈云生 编著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标 签: 行政法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3099009 出版时间: 2009-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04 字数:  

内容简介

  鉴于宪法学在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体制上的定位,以及由此造成的教学时间安排上的限制,所以在《宪法学原理》这个基本教材的编著安排上,有意识地精选了宪法学理论和宪政体制上面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并在篇幅和内容上也做了适当的约束。依著者个人之见,这部教材在总体相对于整体的宪法学体系来说,显得不够丰满。这种版本对宪法学的基本性、教学两方面的适用性、经济性来说,肯定是有利的。然而,从宪法学在理论上的博大精深和宪政体制上的复杂性方面来说,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显得不够充实。从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来说,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掌握包罗万象和精义深邃的宪法知识总体,但通过努力研习,掌握尽可能多的一些有关宪法学的基本知识,甚至在宪法学某一领域学有专攻,并取得突出成绩,则是完全可能的,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做到的。我常常将这种观念做如下比喻,即要想从水桶中舀出满满一瓢水,就必须在水桶里预先注入足够的甚至是满满的水,任何人都不可能从小半桶或一桶底的水桶中舀出满满的一瓢水。这个道理不仅我个人深有体会,并身体力行,也经常对我的学生们讲。这就意味着,包括宪法学在内的全部科学学科来讲,我们都应鼓励学员们尽可能广泛地涉猎和掌握尽可能多的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否则,就不能学好这门学科,更不可能成为本学科学有成就的专家。基于这种体认,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提议和大力支持下,著者同时编著完成了这部《宪法学学习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云生,男,1942年5月生,北京市平谷区人。1966年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毕业后在广西靖西县、德保县、百色地区从事过司法、教育、行政等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深造,1981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83年师从著名法学家张友渔教授攻读宪法学博士学位,198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个法学博士。198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宪法学、行政法学、法哲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先后出版著作十几部,发表论文、文章数十篇。 主要代表作 《民主宪政新潮——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 《权利相对论——权利和义务价值模式的建构》 《反酷刑——当代中国的法治与人权保护》 《和谐宪政——美好社会的宪法理念与制度》 《成文宪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比较研究》 《宪法监督司法化》 《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 1991年1月至1993年1月先后在美国露易斯·克拉克西北法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法学院、哈佛大学法学院和荷兰的鹿特丹伊拉斯模大学法学院从事进修和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1998年9月至l999年3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人权研究中心从事人权专题研究,其间多次在丹麦、瑞典从事讲学和出席学术会议等活动。现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宪法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发明
 第一节 宪法的概说
 第二节 宪法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发明
 【链接宪法趣味小知识】宪法家族
第二章 宪政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工程
 第一节 宪政的概说
 第二节 宪政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工程
  一、宪政是最深层次的人类社会和国家的结构
  二、宪政是建构清明政治最基本的政治法律工具
  三、宪政是保证司法公正的最根本的体制保障
  四、宪政是社会利益冲突最佳和最有效的调节器
  五、宪政是效率、民主、正义的最佳调整体制
  六、宪政是立宪政治与常规政治(政策)有机整合的最佳机制
 【链接宪法趣味小知识】(美国)1991年可隆诉卡多那案
第三章 宪法的职能
 第一节 宪法“职能”的概念
 第二节 宪法的各种职能
  一、意识形态职能
  二、民族主义职能
  三、组织职能
  四、合理化职能
  五、公共关系职能
  六、登记职能
  七、象征性职能
  八、障碍职能
 第三节 宪法的一般职能
  一、转化职能
  二、信息职能
  三、调整职能
  四、疏通职能
 第四节 宪法的反常职能
 第五节 宪法职能的效力
 【链接宪法趣味小知识】法官能否在法庭上睡觉
第四章 宪法解释
 第一节 宪法解释的概念
 第二节 宪法解释的类型
  ……
第五章 宪法保障
第六章 宪法责任
第七章 违宪的概念、渊源及延伸理解
第八章 宪法作为非确断性的社会价值评价系统
第九章 二元政治原理
第十章 新兴立宪主义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