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发展到现在,有一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思考:设计师的思维、方法、技能、修养如何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每一课时中,使每个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获得实际能力,以致解决理论和形式与实际操作的脱节、知识点与系统能力的分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与进入社会就业的脱节现象?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把以往的素描、色彩、造型基础、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表现技法、创意表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积累中发现:纯技能的训练往往停留在形式感状态上,纯理论的讲授往往停留在文字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上,单纯主题内容的训练往往停留在纯粹形式的探索上;技能类的课程一味追求技巧的娴熟掌握,方法类的课程偏重过程的进程和变换手法的把握,创意类的课程追求常规创作流程中的灵感深化挖掘等。现行的设计教育体系易形成理论、形式与实际操作缺乏紧密联系,知识点与系统能力分离,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与就业的要求、实际能力偏离等现实结果。由此,我们认为: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每一方面的能力应该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中,在侧重学习不同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课程中,应该在每个课程内容中都有意识地训练和提升思维、方法、技能、修养四大块的素质与能力。通过各门课程内容中训练课题的实践性操作和学习积累,在亲身体验的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有了鲜明的教学改革思路,我们在多次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交流和启发下,通过探索、实践和积累,在全新体制的学校里探索实践了五年,形成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系列教材”,即《空间与造型》、《设计形态》、《设计色彩》、《设计素描》、《设计表现》。这五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取代了以往的近九门课程,围绕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既分解又集中地渗透到最基本的概念和主要元素中,从最易起步的认识和学习设计的角度逐步把学生引导到设计的门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