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上下)

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上下)

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上下)

定 价:¥148.00

作 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晚清史学科
标 签: 社会科学总论

ISBN: 9787509710067 出版时间: 2009-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929 字数:  

内容简介

  《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为套装上下册。 “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选编,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丛书——晚清史论丛的第二辑。该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与河北师范大学于2007年8月在承德联合举办。本论文集选取的47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具体探讨了晚清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中外关系体系及思想文化的变迁,以及清末的改革运动,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晚清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上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 ——兼论《清代稿钞本》的编辑出版
 晚清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清末制宪修律与辛亥革命
 晚清州县官任职制度的紊乱——透视中国传统政治的深层矛盾
 晚清地方主义的形成及其影响
 晩清自强新政与立宪运动的经纬及其影响
 独断与合议:清末直省会议厅的设置与运作
 丙午官制改革与责任内阁制的命运——侧重清廷高层政治权力运作的探讨
 1906年中央官制改革与人员安置问题
 试论甲午战后“因时制宜”谕引发的讨论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道德教化政策的调整
 清末直隶士绅的宪政诉求与实践
 清末新政对民生问题的恶性操作与社会矛盾
 胡林翼与湘系群体关系论要
 张之洞、袁世凯关系与清末政局
 关于清末北洋集团的一点看法
 清末军事学堂与近代军人集团
 广东勇营与晚清军事改革
 清末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军工的刺激与影响
 清末中国中华主义的形成过程
 从英国议会文件看英国外交官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活动
 清政府对中外条约关系的认识和调适
 邓廷桢与广东禁烟问题
 略论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耆英的制夷思想与实践
 咸丰朝东北失地百万于俄原因探析
 论庚戌鼠疫期间各国对于中国防疫主权的干涉和侵夺
 端方与美商一桩未予诉讼的经济官司
 论外债在晚清宪政历程中的特殊作用
 清末法制改革与治外法权
 中国金融的现代转型和困顿
 晚清民初货币制度中的国家制度与民间惯例

 中国第一条铁路诞生与铁路敷设争论
 设想与努力:19世纪90年代挽救华茶之制度建构
 清末四川巴县八省客长与度量衡纷纠
 20世纪初地方政府与经济倡导——直隶工艺总局及其经济活动评析
 晚清证券思想述论
 论徐桐的自强观
 从斌椿到孙中山:论晚清国人铁路观的演变
 晚清程朱陆王之辩略议
 圣贤学问与世俗教化——晚清时期程朱理学与纲常名教关系辨析
 大众传媒与晚清革命论略
 论冯桂芬的慈善思想与实践
 “西学中源”说与晚清诸子学的实用取向——以墨学为中心的考察
 救亡图存的社会语境与清末民初媒介表述的政治
 论辛亥革命后价值承当的丧失与所谓“道德失范”
 何启、胡礼垣《新政变通》研究
 传统与现代接合、中国与西方融合: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文化检视
 奕政治思想和行政作为简论
 奕与古银杏传奇
 清末浙江谘议局议员选举述论
 伍连德笔下的晚清官员:经验、记忆和历史
 晚清物权债权中的民俗民风——以房产契约中的民事习惯为例
 天地会的入会仪式和戏剧
 近代传媒与汉口公共领域的建构(1866~1919)
 科举革废与制度变迁
 晚清:传统性别制度受到的挑战
 论晚清“条约口岸知识分子”
 清末新式学堂教师群体的出现及其影响
 晚清新政时期乡民毁学述论
 从火花上看晚清史
 晚清淮安的圩砦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