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研究现状
二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研究内容
三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研究方法
四 民族艺术研究史研究的意义_
第一章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若干问题
一 民族艺术研究对象的讨论与界定
(一)民族与族群
(二)艺术
(三)民族艺术
二 民族艺术研究的内容构成
三 民族艺术研究与相关学科的科际整合
(一)现代学科在中国的形成
(二)民族艺术:相关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
四 民族艺术研究史的分期问题
第二章 萌芽时期(1900—1919):研究视野的展开
一 中国传统关于民族艺术的记录
二 文化自觉:列强人侵唤醒民族文化认同
三 “师夷长技”:西方现代学术的传人推动民族艺术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
四 本时期民族艺术研究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奠基时期(1920—1937):研究理论与方法的确立
一 有关民族艺术研究的学科及其著作的引进
二 民族艺术理论的建构
(一)蔡元培与《美术的起原》
(二)林惠祥的《文化人类学》
(三)钟敬文与民俗运动
三 民族艺术研究与田野调查方法的运用
(一)田野调查在民族艺术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二)少数民族及其艺术的民族学田野调查的展开
(三)民俗学的“采风”和歌谣搜集
四 本时期民族艺术研究的特点
第四章 发展时期(1938—1949):研究规范化的推进
一 抗日救亡形势下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和民族艺术研究受到的关注
二 西南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蓬勃展开
三 民族艺术理论的系统化和研究领域的细化
四 岑家梧:20世纪上半叶民族艺术研究的集大成者
五 本时期主要研究成果
六 本时期民族艺术研究的主要特点
第五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特点及问题
一 20世纪上半叶民族艺术研究的总体特征
二 20世纪上半叶民族艺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三 20世纪上半叶的民族艺术研究留给我们的启示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一 论著
二 论文
附录二
主要参考期刊目录
后记